微光处见真章 巷陌服务暖如常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一群特殊的客户经理——他们肩上扛着责任,总在商户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从灯泡不亮到冷柜故障,从空间规划到经营支招,这些客户经理用一件件接地气的实事,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市井烟火的每一个角落。下面这三个小故事,正是他们日常工作的生动缩影。
巷尾小卖部的“光明工程”
“小李啊,快来瞅瞅这灯!”清晨的霞光刚漫过巷口,位于蔡甸街道建新小区的店主胡厚包就举着竹竿够头顶的灯泡,小卖部里昏黄的光线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客户经理李小潮背着工具箱跑进来道:“叔,早说过这老灯管该换了,您偏要自己弄。”
“这不省着钱进货嘛。”胡厚包搓着手笑,货架上的酱油瓶、方便面排得像列队的小兵,“昨晚王婶来买盐,摸黑差点碰倒醋坛子。”李小潮踩着板凳拆旧灯时,灯泡突然“啪”地爆了火花,吓得大爷直拍胸口:“好家伙,幸亏你来得及时!”
新换的LED灯亮起时,整个小卖部亮得像白天。李小潮又掏出个带感应器的小夜灯:“晚上关了门,这灯有人经过就亮,您起夜补货也方便。”胡厚包摸了摸亮堂堂的柜台,对李小潮表达了感谢!
街边便利店的“休憩经济学”
“小李,你说咱店门口这空地支棱个休息区咋样?”便利店的邱艾荣扒着门框叹气,街对面的公交站总有人等车时张望,却没人进店买瓶水。客户经理李小潮揣着设计图进来道:“姐,我找木工师傅算了,搭个飘檐花不了多少钱!”
三天后,灰色遮阳棚下支起了四张折叠桌,红色长椅配着绿植盆栽,李小潮正往柱子上钉“免费充电”的指示牌。邱艾荣擦着新摆的便民饮水机:“就怕摆了没人来,白瞎这功夫。”话音刚落,等公交的中学生们就涌过来,抱着冰镇汽水坐在长椅上刷题。
傍晚盘点时,邱艾荣盯着收银系统直咋舌:“矿泉水卖了往常的三倍!刚还有个大姐说,坐在这儿歇脚,顺手买了两袋面包。”李小潮指着远处的共享单车点笑:“我跟物业商量好了,下周划个停车区,骑车的人进来买瓶水,又是笔生意!”正说着,卖煎饼的张叔凑过来:“邱姐,借你的休息区摆个小桌呗?咱客源共享!”
社区超市的“降温妙招”
“小李,这冷柜又闹脾气了!”超市的老板周钢擦着汗喊,冷链区的雪糕开始化水,购物的居民直摇头。客户经理李小潮扛着检测仪冲过来,蓝色工牌格外醒目:“周叔别急,先把插头拔了!”
打开冷柜后盖时,絮状的灰尘涌出来。李小潮边清理边解释:“散热器堵了才不制冷,我带了新滤网。”旁边挑酸奶的李奶奶凑过来:“小伙子,上次你修的空调真管用,我家孙子总说超市比家里凉快。”周老板递过冰镇矿泉水:“可不是嘛,上个月电费省了三百多,全靠你们教的节能法子。”
修好冷柜时,李小潮又掏出个温度计贴在墙上:“超过26度就提醒您调空调,既舒服又省电。”正说着,几个孩子举着刚买的冰棒跑过,脆生生喊:“谢谢修冷柜的叔叔!”
暮色中的街巷渐次亮起灯火,客户经理们的面包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车后座上,大家正对着手机盘点本月服务清单:更换老旧线路12处,设计便民设施7套,解决商户难题36件……车窗外,胡厚包的小卖部亮如白昼,邱艾荣的休息区仍有说笑声传来,社区超市的冷气混着面包香飘向街角。
“下周去看看菜市场的张香芹,她总说收款码不好扫。”李小潮在笔记本上写下新计划。这些穿梭在街巷里的客户经理身影,就像一颗颗星火,把细碎的温暖种进商户的心间,也让“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在烟火气里开出了最实在的花。武汉市烟草公司蔡甸营销部 田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