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晨风裹着麦香掠过田野,山东滨州滨城区的滨北街道丹妮超市的卷闸门刚升起一半,志愿者高超就背着工具包跨了进来。“邱叔,今早咱把货架朝东边挪半米,光照足的地方摆土特产!”他话音未落,就蹲下身拆开一箱刚到货的小米,古铜色的手臂在晨光中划出利落的弧线。
这抹跃动在乡村街巷的“志愿红”,正是滨城区烟草专卖局“七彩先锋”志愿服务队的日常剪影。当第一缕阳光爬上超市的玻璃橱窗,志愿者们已用沾满尘土的双手,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下了温暖的笔触。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图为党员志愿者走进农村零售客户帮助改善店铺形象)
6月12日,位于滨北街道办的丹妮超市内,党员志愿者高超正和邱老板一同忙碌着。邱老板经营的这家不足20平方米的小卖部,曾因商品单一、经营方式传统,生意一直不温不火。“邱叔,您的店面位置不错,但商品陈列太杂乱,我们可以帮您重新规划一下。”高超一边整理货架,一边提出建议。
当天,高超带领滨北党员志愿服务队,利用周末时间帮助邱老板重新设计商品陈列,还指导他使用“云POS”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库存数字化管理。结合乡村消费特点,服务队帮助邱老板引入土特产、日用百货等商品,将小店打造成“一站式”便民小店。
在共同努力下,小店营业额增长了20%,还成为了村里的“示范零售店”。“以前一天卖不了几百块,现在生意好了,还能帮乡亲们代销农产品,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邱老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推动零售终端转型升级,该局成立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各党支部书记挂帅,制定《“党建+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支部结对帮扶、党员带头示范、零售客户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与客户共成长”系列活动,客我关系更加融洽,客户服务不断升级。
普法先行,筑牢法治建设“稳固基石”
(图为党员志愿者走进社区宣传安全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之间难免会有互相借款的情况,但是要注意在借给别人钱款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借款合同……”6月19日,滨州滨城区烟草专卖局志愿者宋志涛、高春燕走进乡镇社区老年人群消费者,开展面对面安全普法宣传。
以“七彩先锋”党群志愿服务队为载体,该局积极开展“送法进终端”“普法进社区”“普法进农贸市场”“民法典集中学习”系列活动。志愿者们向群众发放宪法、民法典、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等宣传材料,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现场宣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
此外,志愿者们还重点讲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电信诈骗等实用法律知识。针对老年群体常见的财产安全问题,他们结合真实案例,如假冒亲友借款、虚假保健品销售等骗局,详细解析诈骗手法和防范措施。
活动现场,群众踊跃提问,志愿者耐心解答,气氛热烈而融洽。许多老年人表示,通过这种通俗易懂的宣讲,不仅学到了法律常识,还掌握了应对日常纠纷的有效方法。
驿站暖心,搭建党群连心“温馨桥梁”
(图为志愿者走进红色驿站开展政策咨询业务)
“每次走进红色驿站开展政策宣讲或者普法宣传等活动,我心里都特别开心,通过我自己的一些讲解和分享,让零售客户有提升有进步、长知识,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6月23日,滨城区局营销科副科长闫洪生在和零售客户一起学习时说道。
一处处“五彩先锋”红色驿站,承载着温暖和希望,成为党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纽带。该局通过开展区局机关科室与诚信互助小组挂靠帮扶系列活动,组内党员积极开展“党员驻店”“帮扶结对”“终端展示指导”“店铺管理应用指导”等活动,帮助零售客户解决经营难题,切实为零售客户办实事、办好事,拉近了客我关系,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从渤海之滨的田间小路到承载希望的红色驿站,从最开始店铺升级改造到如今的赋能智能终端店铺,该局用真心倾听民心,用实干凝聚力量。
恰如丹妮超市老板邱新民所说:“他们送来的不仅仅是服务和知识,更是让我们专注经营店铺的保障和心安,现在的日子过得是越来越有盼头了。”这,就是滨城区局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