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你先提前准备下农具,15分钟后,我们的人准时到。”10月6日,古登边境派出所民警罗祖海给季加村村民老付回完电话后,快速组织所里的同事前往老付的地里。
10月上旬,正值云南怒江抢收时节,当地村民老付却因儿子临时的学业冲突,看着辛苦一年的旱稻犯了愁。情急之下,老付翻出了驻村民警罗祖海之前发给他的警民联系卡。电话刚接通,抢收问题就立刻得到回应,民警一句“马上到!”给足了老付抢收的信心。
派车所到老付家旱稻地近20公里,沿着村口驱车绕山,30米就有一个临崖弯和过水渠,30分钟后,老付和亲戚见到了派出所抢收小队。
“小益有经验负责割稻,你们俩装袋!”分工声刚落,辅警益四波已踩着田垄发力,微型镰刀在手中划出银弧,过腰的旱稻应声而断,转身便精准递到吴志昌手中。所长接过稻束,手臂用力一甩,饱满的谷粒簌簌落入储粮袋,溅起细碎的金黄。
16时许,老付一边为最后一袋旱稻封口入仓,一边表示“这伙民警相当接地气,抢收远超自己心里预期”
21时整。从派出所望去,隔江灯火沿山体蜿蜒,似火龙贯通古登乡南北山脉。“浦哥,巡逻装备都齐了!”辅警三才的声音从派出所值班室传来。浦绍山走过去,递过充满电的警用肩灯边说边又指着执法记录仪叮嘱要全程开启。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推进,古登乡大批外地商户和流动人口的激增为当地经济带来新机遇,同时也为多元化治安环境带来新挑战。为此当地派出所把传统的治安巡逻融进双线宣讲和动态保障,一套适应本土化的链式求助机制,让警灯亮到山旮旯,平安绕在乡土间。
22时,派出所值班电脑上正在更新一组数据,10月份以来,3次加急办证、2场政策宣讲、12名民警完成全域“敲门问诊”、2起纠纷隐患被化解在萌芽……
作者:张禾 单位:云南边检总站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古登边境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