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山货“破壁”记——广西柳州烟草精准帮扶畅通定点帮扶村农产品“出山路”

2025-10-11 13:28:20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群山环抱的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同乐村,孕育着优质的稻米、清香的茶油、醇厚的茶叶。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优质山货曾一度难以走出大山,柳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依托自身渠道优势与创新

群山环抱的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同乐村,孕育着优质的稻米、清香的茶油、醇厚的茶叶。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优质山货曾一度难以走出大山,柳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依托自身渠道优势与创新思路,通过定点帮扶,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融合、产业文化协同的振兴新路——不仅让山货顺畅“出山”,更让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双线”赋能,山货入城辟新径

“以前我们家的茶油和茶叶,要么等商贩上门收,价格压得低;要么自己挑到乡里去卖,销量很不稳定。”同乐村的老茶农覃大哥回忆道。如今,这种困境正被悄然打破。

在线下,柳州烟草利用其覆盖全市的1.9万余家零售终端网络,将部分位置佳、人流大的门店设立“乡村振兴专柜”,陈列销售稻米、茶油、茶叶等特产,助力农产品销售。

“刚开始还担心卖不动,没想到很多顾客看到是帮扶农产品,又听说品质好,都很愿意买。这既做了好事,也给我带来了人气,是双赢!”柳州市城中区“金樽酒业”店主韦志丹欣喜地表示。

图为助力少数民族零售户直播销售茶叶(柳州市三江侗族烟草专卖局 覃永乐 摄)

与此同时,线上渠道也在同步拓展。柳州烟草积极引导有条件的零售客户尝试直播带货,为农产品开辟新的销路。店主们化身“乡土推荐官”,在镜头前讲述农产品背后的山村故事。这种直观、互动性强的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同乐村的农产品插上“云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

小店“变形”,侗乡风情引客来

为解决农产品“卖得好、卖得久”的问题,帮扶工作进一步向文旅融合延伸。

在闻名遐迩的程阳八寨景区内有一家古巷商店,经过精心改造后格外引人注目。它不再仅仅是售卖烟酒饮料的普通小店,而是挂上了“特色旅游终端店”的崭新招牌。店内,同乐村的茶油、茶叶、优质大米等特产被摆放在突出位置,包装精美,颇具民族特色;墙上挂着侗族刺绣、风雨桥照片;店员不仅介绍商品,还能为游客提供简单的旅游咨询。

“店面升级后,既能销售农产品,又能展示我们侗乡的文化,还能推介柳州旅游,一举多得!”店主杨海林热情地介绍,“很多游客逛完景区,都会进来带点‘伴手礼’,他们对这种融合地方特色的购物体验很满意。”

图为卷烟零售户门面内乡村振兴展示专柜(柳州市烟草专卖局 田方方 摄)

同样完成升级的,还有三江县城侗乡鸟巢景点附近的另一家终端。这两家“特色旅游终端店”如同镶嵌在旅游线路上的明珠,实现了从单纯销售向集“产品销售、文化展示、旅游推介”于一体的华丽转身,成为展示乡村形象、传播文化的靓丽名片。

育好“头雁”,产业造血动能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柳州烟草深知,外力帮扶是“催化剂”,培育本土人才,激发内生动力,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茶农荣军连的蜕变故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几年前,同乐村村民荣军连还只是一名守着几亩茶山的个体茶农。“以前自己种,自己炒,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多少,更怕茶叶卖不上价。”站在自己崭新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里,荣军连感慨万千。

图为荣军连(中间)在茶园采茶叶(柳州市城区烟草专卖局 郭晓燕 摄)

在柳州烟草的精准扶持下,她不仅多次参加烟叶种植技术和管理培训,还建起了同乐村首个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并创新推行“工厂+农户”联动发展模式,统一收购周边茶农鲜叶,进行标准化加工和品牌化运作。如今,她的工厂直接带动同乐村50余户茶农户,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年加工销售茶叶超过50吨,有效夯实同乐村的茶叶产业根基。

荣军连的故事是一个缩影。据统计,近年来柳州烟草通过多种形式,累计帮助三江侗族自治县17个行政村销售农产品总额达200余万元,惠及农户超过750户,实实在在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市场活力与发展动能。

图为柳州烟草驻村队员帮助村民采摘茶叶(柳州市烟草专卖局 韦宇雄 摄)

从打通“出村进城”的销售堵点,到打造“文旅融合”的展示亮点,再到培育“头雁引领”的产业支点——柳州烟草以零售终端网络为依托,以本土人才培育为根本,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实践。这场城乡之间的“双向奔赴”,不仅富了村民的口袋,更活了发展的思路,强了振兴的根基,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文化浓、百姓富的乡村新画卷。(田方方、覃永乐、兰曲妮)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