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显担当 风雨护秋收

2025-10-11 13:25:33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秋雨淅沥,连绵不绝。豫北平原上,金黄的玉米地在雨幕中静默矗立,穗重秆弯,仿佛在向人们诉说丰收的期盼与忧虑。“雨下一天,心就悬一天!”沁阳市柏香镇伏背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晓站在田埂上,望着漫天的雨

秋雨淅沥,连绵不绝。豫北平原上,金黄的玉米地在雨幕中静默矗立,穗重秆弯,仿佛在向人们诉说丰收的期盼与忧虑。“雨下一天,心就悬一天!”沁阳市柏香镇伏背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晓站在田埂上,望着漫天的雨丝,眉头紧锁。

刘晓是焦作沁阳市烟草专卖局派驻到沁阳市伏背村的驻村书记,这是他在伏背村度过的第二个秋天。相比夏季麦收时的“龙口夺粮”,秋粮抢收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挑战。持续的阴雨天气不仅影响收割进度,更让已经成熟的玉米和花生面临霉变发芽的风险。刘晓深知,这一季的收成,关系到全村百姓一年的生计。

争分夺秒战“三秋 烘干抢收保归仓

10月4日清晨,举国欢度国庆假期的时刻,伏背村村委会的灯光彻夜未熄。刘晓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秋粮抢收突击队。“我们必须与天争时,与雨赛跑!”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会议桌上摊开着伏背村农田分布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块田地的成熟度和积水情况。

天色微明,一支由驻村工作队、村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的30人抢收队伍已经整装待发。他们分成三个小组,配备雨具、测量设备和通讯工具,奔赴各个村组开展摸排工作。“首先要摸清底数,哪块地能下机械,哪块地必须人工抢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刘晓一边踩着泥泞的田埂,一边对队员们嘱咐道。

在实地勘察中,工作队发现由于持续降雨,大部分田地土壤含水量饱和,传统轮式收割机根本无法下地作业。刘晓当机立断,一方面组织人工抢收队对地势较高的地块进行优先抢收,另一方面紧急联系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协调履带式收割机支援。

“刘书记,俺家这十亩玉米都快泡汤了!”村民李大爷焦急地找到正在田里指挥的刘晓。看着老人期盼的眼神,刘晓坚定地说:“大爷您放心,我们正在调设备,一定帮您把粮食抢回来!”他立即掏出手机,连续拨打了十几个电话,终于从邻县协调到两台履带式收割机。

与此同时,烘干设备的调度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刘晓带队来到彦皓农机合作社,查看烘干塔运行情况。“我们现在24小时不停机,每天能处理300吨湿粮。”合作社负责人杨凯介绍道。但面对全镇的抢收需求,烘干能力仍然捉襟见肘。

刘晓立即开展现场协调,将伏背村的玉米按抢收顺序编号,优先烘干已经收割的湿粮;同时协调其他合作社共享烘干资源。在他的努力下,伏背村1500亩玉米全部在雨歇的窗口期完成抢收,并通过烘干设备及时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

“多亏了刘书记带队连夜抢收,还联系烘干塔,保住了我们半年的心血!”看着干燥饱满的玉米粒,村民老赵激动地说。

清淤固堤防洪汛 未雨绸缪安民心

秋雨绵绵,防汛压力与日俱增。刘晓早在入秋前就未雨绸缪,申请专项经费开展排涝河清淤工程。此时,这项工程的成效正在接受考验。

“河道通了,心里就踏实了!”村民李大姐望着畅通的河道连连称赞。但在刘晓看来,防汛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他带领工作队和村内青壮年组成十余人的防汛巡逻队,配备抽水泵、沙袋等防汛物资,24小时值守在沁河堤口。

10月1日夜间,暴雨如注,巡逻队员发现沁河河水暴涨。刘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带领突击队员冒雨开展大堤巡防。村东段河道出现管涌现象,队员们立即投入抢险加固。泥水浸透了衣裤,雨水模糊了视线,但他们扛沙袋、固堤坝,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控制住了险情。

“刘书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村民们感动地说。在防汛期间,刘晓推行“党员包片责任制”,将全村划分为5个防汛责任区,每个党员负责一个区域的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理。共加固堤防5处,排查风险点30余处,疏通排水沟渠2300多米,确保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文化润村添活力 真情服务暖人心

即便在抢收防汛的双重压力下,刘晓也从未忽略村民的文化需求。他深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在刘晓的推动下,伏背村百姓大舞台完成了升级改造。新安装的专业调音设备让广场舞队的表演更加精彩。“以前设备老掉牙,唱歌像喊话;现在音效专业,登台浑身是劲儿!”村民拍着崭新的调音台,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更让村民们津津乐道的是,在刘晓的多方协调下,伏背村成功举办了老年门球邀请赛。来自济源、温县等地的12支代表队齐聚伏背村,门球场上欢声笑语不断。68岁的王大爷一杆进球,笑声朗朗:“咱村里活动比城里还热闹!刘书记办的这个赛事真地道,既能活络身子骨,还能会会老朋友!”

儿童之家也焕然一新。新课桌椅、图书角、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最让孩子们开心的是,刘晓发动本村大学生办起了假期辅导班。“以前放假只能到处野,现在有了辅导班,既能写作业,还能学知识。”五年级学生小雨高兴地说。活动室里,孩子们看书做题的专注神情,成了村里最动人的风景。

夜幕降临,村委会的灯光依然明亮。刘晓正在整理一天的工作记录:今天抢收玉米280亩,巡查河道12公里,解决群众困难3件......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成为他的常态。

从金黄玉米地到清淤河道边,从百姓舞台到防汛堤口,刘晓以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赢得民心。在他的带领下,伏背村不仅成功应对了秋雨考验,保住了丰收成果,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驻村不仅要身驻,更要心驻。”金色秋收诉说着奋斗的故事,驻村足迹镌刻着为民的初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刘晓和驻村工作队的身影始终与村民同心同向,用担当和奉献书写着新时代驻村帮扶的动人篇章。(侯昶宏)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