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党建领航解民忧 烟田深处暖民心

2025-10-11 13:24:4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以前烤烟叶最怕‘烟等炕’,眼看着熟了的烟叶没地方烘,心里急得慌。现在好了,新炕房建起来,再也不用愁了!”近日,在阴阳赵镇阴东村新建的烟叶炕房前,烟农赵国清一边查看烘烤设备,一边感

“以前烤烟叶最怕‘烟等炕’,眼看着熟了的烟叶没地方烘,心里急得慌。现在好了,新炕房建起来,再也不用愁了!”近日,在阴阳赵镇阴东村新建的烟叶炕房前,烟农赵国清一边查看烘烤设备,一边感慨道。这一变化,源于漯河市城区烟叶分公司以“四强”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强化作用发挥的联农助农行动。

包片联户摸实情 共建炕房破“烤烟难”

“我们支部推行‘支部委员包片联户’制度,支部委员与烟站辖区内的烟农分别对接,每周至少下田4次,就是要把烟农的需求摸准、摸实。”问十烟站党支部书记陈滢指着手中的“烟农需求台账”介绍着。台账上清晰记录着每一户烟农的种植面积、周边烤房数量、烘烤时段等信息,红色标注的“需求缺口”格外醒目。

陈滢回忆道,“去年年底走访时,不少烟农反映‘烟等炕’问题,尤其是阴阳赵镇,老炕房数量少、设备旧,满足不了烟叶的规模化种植需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问十烟站支部积极与烟草公司、地方政府对接沟通,最终在两个镇新建标准化炕房41座,切实化解烟农难题。

“陈书记,当初您来我家走访,我还担心这事儿落实不了,没想到才半年多,新炕房就投用了!”赵国清拉着陈滢的手说,“今年我种了95亩烟,有了新炕房,再也不用为烤烟发愁了,估计今年能多赚不少嘞!”

常访烟农暖人心 专家支招抗“旱情关”

“杨大哥,这几天高温,你家烟田墒情怎么样?我看有的地块想旱了,要是缺水,可得及时跟我说。”在南杨村烟田旁,烟站党员职工周明立正给烟农杨德强打电话,这是他本周第三次联系结对烟农。

裴城烟站推行“党员职工常态化联系机制”,每名党员职工固定联系4户烟农,重点覆盖困难户和新烟农,做到种植前、移栽后、采收前、烘烤后“四必访”,掌握烟农思想动态、种植情况、技术需求、实际困难“四掌握”,提供政策解答、技术指导、难题解决、资源联系“四帮助”。

“我是今年刚种烟的‘新手’,一开始连施肥量都搞不清,多亏了吴云飞同志。”新烟农高俊伟说,“移栽后他来田里手把手教我整枝打杈,采收前又帮我联系植保专家,现在我种烟心里有底了。”

今年7月,烟叶大田管理期遭遇持续高温干旱,烟站党员在走访中发现部分烟田出现卷叶现象。“我们第一时间向公司申请,邀请河南农大、许昌烟草研究所的专家到田间地头‘把脉问诊’。”裴城烟站党支部书记吴云飞说。专家现场示范抗旱保水技术,指导烟农采用滴灌、覆盖秸秆等措施,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多亏专家来得及时,我家38亩烟田基本没受影响。”高俊伟高兴地说。

示范田头作表率 支部共建促“技术传”

“大家看,这是示范田的烟叶,叶片厚实、颜色均匀,关键是要掌握科学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胡刘村党员示范田里,烟农党员贾书耀给周边烟农讲解种植技巧。这是漯河城区推行党员烟农示范田模式的生动场景。

“我们全面推行党员烟农示范田,通过在种烟村内选拔党员种植户,让党员成为技术推广的‘活节点’。”公司党建科负责人王永涛介绍,目前已建成党员示范田8块,培育党员烟农示范户8户,形成“党员带群众、老手带新手”的技术辐射网络。

“我是党员,就得带头干、带头学。”贾书耀说,“烟站支部经常组织技术培训,我学会了就教给乡亲们,大家一起种好烟、多赚钱,这才是党员该做的事。”

从新建炕房破解烘烤难题,到常态联系解决急难愁盼,再到示范引领推广先进技术,漯河城区烟叶分公司始终把党建工作与烟叶生产、烟农增收深度融合,以“支部+产业链”的融合党建品牌,让党旗在助农增收一线高高飘扬,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烟草力量。(李晨)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