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烟草:创新“三小”聚合力 发展“三大”见实效

2025-10-10 15:34:5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每周三,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山鹰”创新工作室内总是灯火通明,这是团队成员雷打不动的“创新夜话”时间,在这里,没有职位高低,只有思想碰撞。自2019年“山鹰”创新工作室创立以

每周三,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山鹰”创新工作室内总是灯火通明,这是团队成员雷打不动的“创新夜话”时间,在这里,没有职位高低,只有思想碰撞。

自2019年“山鹰”创新工作室创立以来,这只“山鹰”已翱翔六年,荣获省部级以上QC成果奖十余项。2025年,他们再次荣获行业质量管理三等奖,连续三年登上行业舞台,实现了创新成果与烟叶生产等核心业务的双融双促。

(进行加湿作业)

创新小阵地,机制保障发挥大作用

“当初我们只有5个人,挤在二十平米的小工作室里,创新基础几乎为零,全靠一腔热情。”回忆起创立初期的情景,“山鹰”创新工作室领办人不禁感慨。

面对创新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2019年,五峰县局(营销部)党组以顶层设计破题,成立“山鹰”创新工作室,同步颁布《创新管理办法》,实现“机制引领、制度护航”。局党组每季度召开创新专题会议,主要负责人牵头策划,分管领导组织落实,通过计划表推进、节点督办、联席协调等方式,保障项目高效实施。

“我们建立了‘限人数、明权责、重激励’的运行机制,将创新成果纳入部门年终绩效考核加分项,还设立了专项奖励资金。”分管创新的负责人介绍道。这些举措有效调动了基层创新热情,工作室迅速由初创5人扩展至10人。

(小组成员进行材料测量)

创新小活动,培养队伍催生大能量

“刚加入工作室时,我连QC是什么都不清楚。多亏了导师一对一指导,现在我已是两个项目的负责人了!”2024年入职的大学生小王笑着说。

五峰县局(营销部)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梯队建设,以“山鹰”工作室为枢纽,建立“传帮带”培养机制,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成员一对一指导新进员工。截至目前,山鹰创新工作室成员已涵盖来自烟叶、专卖、营销、综合管理等条线共20余人,其中11人为近7年引入的大学生,有效优化了队伍结构、注入了新鲜血液。

“我们在项目中发现人、在实践中培养人、在成果中激励人,形成了人才良性循环。”工作室培训负责人表示。每年至少开展2~3次专项能力提升活动,持续提高团队成员专业素养;每月至少开展1次头脑风暴、圆桌会议,持续发掘梳理年度创新课题。通过跨专业协作、实战锻炼和外部专家指导,打造出了一支懂技术、能攻关、会协作的高水平创新队伍。

创新小措施,转化成果推动大应用

“看到加湿工人在闷热的加湿房里反复抖把、来回加湿,突然有了改造我们抖把装置的想法。”工作室技术骨干覃文翰回忆道,“回来后,我们决心马上组织攻关。”

“山鹰”工作室始终坚持以生产痛点为导向,融汇多方智慧,围绕“小、实、活、新”的目标扎实推进群众性创新,聚焦“工具开发提效、技能培训推广、外部成果引进、关键技术攻坚”四大主攻方向,系统减轻重复劳动,显著提升作业质量与效率,致力解决一线实际生产难题。

同时,五峰县局(营销部)系统实施“1234”创新工程,即每年完成1项QC成果、2项专利、3项科技项目、4项岗位创新,实现创新任务项目化、项目推进节点化、成果产出制度化,确保创新工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暮色降临,工作室内仍灯火通明。又一批创新成果正在这里孕育、成熟,即将飞向更广阔的天地。这只从武陵山区起飞的“山鹰”,正以创新之翼,搏击长空,飞向未来。(王明华)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