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铁集团获悉,塞尔维亚当地时间10月3日,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以下简称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诺苏段)建成通车,标志着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开通运营,贝尔格莱德至苏博蒂察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的5个多小时压缩至最快1小时19分钟。
技术出海立标杆,标准互认破壁垒。匈塞铁路的突破性意义,始于中国铁路技术与欧盟标准的成功对接。铁路采用中国自主研制技术装备,并通过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认证。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旗舰项目,它用钢轨铺就共赢之路,以技术架起信任之桥。从列车列控系统到线路建造工艺,从12座车站的功能布局到全线路网的协同调度,中国技术以合规性与先进性的双重优势,打破了欧洲市场的技术壁垒,为高端装备“走出去”树立了标杆。
时空重塑促发展,互联互通兴经济。交通效率的跃升始终是经济活力的催化剂。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贯通后,不仅让城际通勤步入“一小时生活圈”,更将成为中欧陆海快线的核心枢纽,使中国货物经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至欧洲腹地的运输时间缩短至少一周。建设期间,项目通过聘用当地员工、采购本土建材等举措激活沿线经济,而12座新建车站更将串联起物流、旅游、制造等产业集群,为塞尔维亚打造中东欧交通枢纽注入强劲动能。
民心相通筑根基,友谊传承谱新章。钢铁线路之下,是民心相通的深厚积淀。匈塞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在欧洲地区的首条合建铁路。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合作不断扩大,匈塞铁路如及时雨般有效弥补了两国运力空缺的短板。自2018年以来,中塞参建单位通过技术培训为塞尔维亚培育了一批高铁专业人才,用本地化用工为民众创造稳定就业,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模式,让铁路建设的红利真正扎根当地。从斯梅代雷沃钢厂的重生到高铁线路的贯通,中国力量始终与塞尔维亚发展同频共振。
合作共赢启新程,丝路精神照未来。匈塞铁路的意义早已超越交通基础设施本身。它是“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欧发展战略对接的鲜活实践,更是多边合作的成功范例。当中国标准融入欧洲路网,当本地需求对接国际资源,这条341.7公里的铁路便成了跨越国界的“经济走廊”与“友谊纽带”。随着匈利段建设的推进,未来布达佩斯至贝尔格莱德3小时通达的愿景即将实现,中欧互联互通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畅通九州行者无疆,联结世界执信致远。匈塞铁路的建成通车,不仅彰显了中国形象与中国力量,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定决心。相信这条穿越历史与现实的钢铁长龙,必将在中欧大陆上续写更多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精彩故事。(苏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