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畅逸新途团队:探索网约车平台数字化管理新路径

2025-10-09 10:42:1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零工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网约车行业作为零工经济的典型业态,正面临劳动关系界定模糊、司机权益保障体系不完善、平台抽成规则透明度不足等多重行业痛点,制约着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东北财经大学一支

在零工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网约车行业作为零工经济的典型业态,正面临劳动关系界定模糊、司机权益保障体系不完善、平台抽成规则透明度不足等多重行业痛点,制约着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东北财经大学一支本科生研究团队 (团队成员:刘睿妍、谢宇咏、李政璇、林睿萌、盛晓丹:指导老师:邢润丰)聚焦行业核心矛盾,开展“畅逸新途,出行无忧——零工经济背景下网约车平台数字化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为破解行业难题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为精准把握网约车行业实际运营现状,该研究团队以大连地区为调研样本,通过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116位网约车司机展开深度调研。调研内容覆盖司机工作强度、收入结构、社会保障参保情况及平台服务满意度等关键维度,最终形成系统性调研数据。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网约车司机群体普遍面临四大核心困境:一是工作时间过长,多数司机日均工作时长,长期处于高强度劳动状态;二是收入波动显著,受订单量、时段、天气及平台抽成等多重因素影响,司机月收入差异高;三是社会保障不全,超七成受访司机未缴纳或仅缴纳基础养老保险,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率不足;四是法律意识淡薄,近六成司机不了解与平台的劳动关系性质,遭遇纠纷时不知如何维权。

针对调研发现的“司机权益保障-平台运营效率-乘客出行体验”三方矛盾,研究团队经过多轮论证,提出三大数字化管理创新机制:

其一,细化司机类别,实施差异化管理制度。根据司机接单时长、服务年限、接单频率等指标,将司机划分为“全职型”“兼职型”“灵活型”三类,针对不同类别司机制定差异化的抽成比例、社保补贴、权益保障方案,既满足平台对运力的差异化需求,也兼顾不同司机群体的权益诉求。

其二,引入AI智能助手“滴小滴”,提升规则透明度与权益认知。该智能助手依托大数据技术,可实时向司机解读平台抽成规则、订单分配逻辑、补贴政策等关键信息,并提供社保参保指引、劳动权益科普等服务,有效降低司机对平台规则的理解门槛,提升权益认知水平。

其三,推动建立劳动纠纷调节委员会,构建和谐用工关系。建议由平台、司机代表、行业协会及法律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纠纷调节委员会,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纠纷处理通道,对司机与平台间的订单争议、薪酬纠纷等问题进行快速调解,减少纠纷对运营秩序的影响,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调研数据整理、方案设计,并构建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网约车平台数字化管理模型,同时开展可行性分析。数据显示,63.3%的受访司机对“分类管理制度”表示支持,认为该制度能更精准匹配自身需求;对于AI智能助手“滴小滴”,超八成司机期待其落地,认 为可有效解决“规则看不懂、权益不清楚”的问题。

此次东北财经大学本科生团队的研究,不仅聚焦司机个体权益保障,更兼顾平台运营效率提升与乘客出行体验优化,致力于构建“司机-平台-乘客”三方共赢的数字化管理生态。通过“分类管理+AI 赋能+纠纷调节”的机制组合,为网约车平台在零工经济背景下实现合规化运营、人性化管理提供了清晰可行的路径。

业内人士表示,该研究既是高校学生主动回应社会问题、践行科研服务社会理念的体现,也是零工经济时代下数字化管理机制的一次有益探索。随着平台经济持续发展,此类聚焦行业痛点、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创新研究,有望为外卖、即时零售等更多零工经济业态提供管理借鉴,助力构建更加公平、透明、可持续的零工就业生态,推动零工经济高质量发展。(文:东北财经大学畅逸新途团队)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