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湖北省谷城县盛康镇仍浸在一片静谧中,53岁的夏正菊已整装出发,开启她日复一日的“爱心配送”行程。凌晨五点的街道上,唯有她的三轮车碾过路面,发出规律而沉稳的声响,偶尔伴着远处传来的鸡鸣,谱成一曲动人的晨曲。二十多年来,这位普通商户始终坚持每天骑行 10 公里山路,为谷城小学的孩子们运送新鲜食材。“没我送货,孩子们可得饿着呢。” 她笑着说,眼角绽开的细密笑纹里,满是对这份坚持的热忱。
盛康镇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镇上长者占比不低,消费市场也相对平稳。夏正菊的店铺经营多年,虽能维持运转,却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难题——手工记账效率低,库存盘点常常耗费大量时间;店面布局略显陈旧,食材保鲜区域的设备也有些老化。可对她而言,这从来不止是一份生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天经过学校时,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就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 夏正菊一边仔细分拣着刚到的蔬菜,一边认真说道,“孩子们吃的东西,一点都马虎不得,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
谷城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长期关注着辖区内个体商户的经营状况,尤其注重了解像夏正菊这样坚守公益的商户需求,在日常开展“让客户更满意,我们在行动”实践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研,渐渐熟悉了夏正菊的故事:不仅知道她二十多年如一日为学校配送食材的坚持,也了解到她店铺经营中遇到的不便。当听说她仍靠手写账本记录收支,常常因盘点库存加班到深夜,且一直担心食材保鲜效果时,该局当即决定对夏正菊的店铺开展针对性帮扶,迅速组织客户经理成立专项小组,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方案。客户经理回忆起第一次走访的场景:“走进夏大姐的店铺,看到她桌角堆着厚厚的手写账本,却还在间隙里反复检查给孩子们准备的食材,那种在平凡里坚守责任的模样,特别让人感动。”
帮扶工作首先从夏正菊最急需的数字化管理入手。烟草局为小店免费安装了“知音通”智能管理系统,考虑到她对智能设备操作不熟悉,工作人员还特意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操作手册,手把手教她使用。“刚开始确实有点难,对着屏幕总怕按错。” 夏正菊坦言,“但一想到学会了能更快盘点库存,还能精准把控食材进货量,更好地服务孩子们,我就咬牙坚持学。” 如今,她早已能熟练操作扫码入库、智能盘点功能,甚至会用手机查看食材进货价、分析销售数据,经营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硬件改造也同步推进。烟草局的工作人员多次到店沟通,结合店铺实际布局,重新规划了空间:统一更换了崭新的货架,让商品陈列更整齐;调整了店面灯光和布局,让整体环境更明快;清晰划分出食品区、日用品区,还特意增设了专门的食品保鲜区,配备了专业的保鲜设备,确保送往学校的食材始终新鲜。“现在店里又整洁又明亮,来买东西的顾客都夸比以前舒服多了。”夏正菊看着焕然一新的店铺,欣慰地笑了。
如今,夏正菊的日常多了些数字化的便捷,却从未改变那份守护孩子的初心。每天清晨四点,她依旧准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检查当天要配送的食材 —— 西红柿要选颜色均匀、手感饱满的,鸡蛋得一个个对着光查看是否新鲜,肉类必须确认有完整的检疫标志。随后,她用保温箱将各类食材分门别类装好,配送车上常备的温度计,会全程监控食材保鲜情况。谷城小学的老师提起她,满是认可:“夏大姐送来的食材从来都是最新鲜的,有时候遇到常用的食材缺货,她宁愿多跑几处市场,绕远路也要买到合格的,就怕耽误孩子们吃饭。”
盛康镇镇长表示,夏正菊的故事早已在当地传为美谈,“她用二十多年的坚持,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她的感召下,镇上已有其他商户主动加入到 “爱心配送” 的行列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公益联盟,让这份温暖在小镇上不断传递。
在这个平凡的小镇上,一位普通店主的坚守与善良,正通过10公里的山路,传递着最真挚的温暖。夏正菊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科技可以进步,经营模式可以创新,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责任,始终是生活中最珍贵的部分。每一天,当初升的太阳照亮蜿蜒的山路,她骑行的身影仿佛也镀上了一层金光,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撰稿人:厉曜堃 李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