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华珠”)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活动,中国电影界的多位重量级嘉宾走进校园,与师生们共话光影艺术,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拉开精彩序幕。活动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主持。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等知名电影人,通过专题报告会、电影展映及映后交流等形式,为华珠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与思想的盛宴。
业界名家开讲,共探电影艺术与产业前沿
活动在华珠珠江剧院举行,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霍廷霄以“影视美术创作交流漫谈”为题,结合《英雄》《十面埋伏》《长津湖》等经典影片案例,生动阐释了电影美术如何从单纯布景升华为参与叙事的“视觉语言”。他详解色彩运用如何推动剧情发展,并以《英雄》中红、蓝、白三色区分叙事层次为例,说明美术设计对情感表达的关键作用。面对AI等新技术,霍廷霄强调技术应为创意服务,鼓励学生夯实手绘功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美学营养。
蒋德富在“以光影为舟,载初心启航”的讲座中,直面中国电影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当前市场仍需从“大”向“强”转变,并寄语学子培养“制片思维”,学会在有限条件下平衡创意与成本。他特别建议学生从身边故事拍起,“用镜头记录光影,传递温度”,为未来创作奠定基础。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湾区国际创作者生态园区名家入驻签约仪式,霍廷霄、蒋德富、皇甫宜川三位专家受聘入驻。此举不仅深化了产教融合,更标志着华珠影视教育与影视资源对接进入新阶段,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影视创作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蛟龙行动》震撼献映,深海利剑铸就爱国课堂
作为活动重头戏,军事大片《蛟龙行动》(特别版)的放映引发强烈共鸣。影片以中国海军蛟龙小队与最新型潜艇“龙鲸号”协同作战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他们在深海战场面对外来威胁、捍卫国家安全的惊险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海军的硬实力。震撼的视听效果与动人的英雄故事,让师生深刻感受到强国强军的时代使命。
映后交流环节,专家们围绕影片的创作初衷、军事题材定位与技术突破展开深入探讨。嘉宾们认为,该片不仅实现了军事题材类型化叙事的新突破,更以其震撼的视听语言,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捍卫国家安全的使命担当。
学子畅谈:光影启迪创作,限制激发创意
活动在学子中引发热烈反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钟佳媛表示,霍廷霄教授“美术是一种语言”的观点让她深受启发。“在学生剧组预算有限时,我们通过灯光变化、局部道具和镜头语言,同样能完成时空转换。创作限制反而逼出了更多创意。”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阮嘉慧分享道:“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蒋德富老师关于‘成本与创意平衡’的观点特别实用。电影的核心是人性和情感,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即使场景简单,也能打动观众。”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丁诗琪坦言活动改变了她的专业认知:“原来美术设计不是后台工作,而是能在银幕上‘说话’的。我希望未来能用美术帮助讲述那些属于普通人的温暖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真诚的力量。”
此次“开学第一课”活动,不仅让华珠师生近距离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使命担当。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依托大湾区影视产业资源,培养更多能够用光影书写中国故事、传承民族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通讯员:尧学慧 黄炫超 黄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