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高铁重塑东北发展时空版图

2025-09-26 12:50:2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近日,有着“东北最美高铁”之称的长珲城际铁路迎来开通运营十周年。十年来,这条钢铁巨龙累计安全开行动车组列车43.9万列,运送旅客突破2.3亿人次。数字背后,是一条铁路如何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激活发展动

近日,有着“东北最美高铁”之称的长珲城际铁路迎来开通运营十周年。十年来,这条钢铁巨龙累计安全开行动车组列车43.9万列,运送旅客突破2.3亿人次。数字背后,是一条铁路如何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激活发展动能、重构民生期待的生动叙事。十年回望,长珲城际已不仅是一条交通动脉,更是观察东北振兴的一扇窗口。

长珲城际铁路是区域协同的“大动脉”,重塑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地理格局。这条铁路西起长春,东至珲春,串联起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13座车站,将原本分散的经济单元紧密联结。原来从长春到珲春需要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如今缩短至三小时左右。时空距离的压缩,带来了资源要素流动的加速。人才、技术、资本沿着铁路线快速流动,形成了以高铁为轴线的经济走廊。沿线城市不再孤立发展,而是形成了功能互补、产业协同的城市群。高铁如同一条金线,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成了一条璀璨的项链,释放出“1+1>2”的聚合效应。

长珲城际铁路是民生福祉的“金桥梁”,提升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2.3亿人次的客运量,意味着这条铁路已深度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它是学生求学的知识线,是务工人员就业的致富线,是家人团聚的亲情线,是游客领略北国风光的旅游线。朝发夕归成为现实,“双城生活”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延边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高铁打破了地理隔离,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民族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铁路沿线车站设计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车厢服务体现地域风情,使出行本身成为一种文化体验。更为重要的是,高铁的开通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预期,“说走就走”不再是奢望,“互联互通”成为常态,这种生活方式的变革,是民生改善的最直观体现。

长珲城际铁路是东北振兴的“新引擎”,注入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能。作为东北地区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长珲城际的运营成效是观察东北振兴的晴雨表。其中,“高铁+旅游”模式尤为突出,沿线长白山、镜泊湖等景区游客量显著增长,冰雪旅游、生态旅游、边境旅游蓬勃发展。高铁还加速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促进了长春、吉林等中心城市的科技资源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在东北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长珲城际为代表的高铁网络,正通过提升区位优势、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物流成本,为新一轮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基础。

十年长珲高铁,是中国高铁发展的微观缩影,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条“东北最美高铁”用车轮丈量着时代的进步,用钢轨编织着发展的梦想。站在十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期待长珲城际铁路继续发挥先行官作用,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马琳)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