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罗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积极探索农网终端建设新路径,以“跨界融合、文化赋能、价值传递”为核心,推动传统零售终端向特色化、体验化、综合化转型。
跨界融合:全能小店的萌芽生长
以跨界之姿探新路,以融合之力筑生态,方能持续领跑新赛道。罗田县局(营销部)锚定“文旅赋能振兴”方向,围绕县内重点打造的精品旅游线路、古镇街区、风景道沿线,优选地理位置佳、经营能力强、店面形象好的客户打造特色终端;依据不同线路旅游特色对入选终端开展一店一策的个性化指导,协助客户设计店招、优化陈列,让特色终端与周边文旅景观风貌相协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充分利用店内有效空间,罗田县局(营销部)指导终端客户依据店内商品种类划分功能分区,借夜间经济东风,利用旅游客源,拓展茯苓糕、板栗小摊生意。引导终端客户增设便民服务设施,提供景点导览、民宿预订、农产品代购等服务,鼓励客户化身“编外导游”,将简单的产品营销延伸至服务营销,变购物点为服务点。
(图为农网终端打造后的店面形象。李燕摄)
文化赋能:历史传承的生命流转
为避免千店一面,罗田县局(营销部)秉持将终端打造为“文化传播驿站”理念,在终端形象打造时,设置微型文化展示区,通过灯箱展板、宣传手册、文创产品等方式,展现地方历史文化及风物特产。指导帮助客户开发具有地域标志性、文化创意性的特色商品组合,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带动地方特产销售,切实提升终端经营效益。
“老故事”也能带来“新体验”。罗田县局(营销部)着力推动“文化+体验”场景落地,通过举办“非遗故事我来说”活动,让游客在手工油面、茯苓香囊的制作中感受非遗传承,在甜柿、板栗的品尝中感受地方特色,在藤编、竹编的精湛技艺中观赏历史沉淀。开展“楚风夜游”活动,将店景融入街景,让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实现小店与舞龙灯、采莲船、舞狮子等民俗活动的生动串联,让游客从“逛店铺”变为“品文化”,助力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振兴硬支撑。
(图为农网终端打造后的店面形象。李燕摄)
价值传递:过往回忆的鲜活印记
罗田县局(营销部)加盟终端改造以环保材料装修、垃圾分类回收、商品包装循环使用方式践行“绿色标准、低碳打造”原则,营造文旅振兴与生态保护同向而行氛围;同时,联合终端发起“绿色公益行”活动,以生态农产品消费、环保活动参与赢取生态积分,兑换特色文旅项目体验卡,带动全民绿色生活。
为增强消费者黏性,树立品牌文化形象,罗田县局(营销部)致力于与终端客户共同探索增值服务路径,定期开展“销声引客来”活动,由优秀知音店长进行经验分享,教授客户精准识别消费者需求、热情服务重点;打造红色驿站,为来往行人提供免费热水、数据线、医用护理包等暖心物资,给予进店消费者入店如回家的亲切感,让终端形象牢牢的停留在来往人群心中。
(图为联合终端开展主题活动。李燕摄)
下一步,罗田县局(营销部)将继续深化农网特色终端建设,优化服务功能、拓展消费场景、强化品牌内涵,为行业提供可借鉴、推广的农网终端赋能新范式。(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