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漳的青山绿水间,一片片烟田承载着烟农的希望,也见证着一支年轻队伍的茁壮成长。在这里,湖北省南漳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精心打造了一份特殊的“青年成长礼包”,以“传承、创新、服务”三大务实举措,让青年人才培养既“接地气”又“冒热气”,更充满“烟火气”。
礼包一:传承礼·师徒结对润初心
“师傅,烟叶分级具体是咋操作的?我总把握不准分寸”
“师傅,这个案卷里的法条我这么写规范不?您给把把关。”
……
在南漳县局,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入职刚满两年的青年职工游宏建,如今走在田间地头,烟农们都会自然地喊他“游师傅”。从初出茅庐的“小游”到独当一面的“游师傅”,他诚恳地说:“这靠的是老师傅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若不是‘师带徒’这个好传统,我哪能这么快就上手。”
(图为师带徒现场)
在这里,老员工与新员工之间不仅是同事,更结成了紧密的师徒对子。南漳县局构建的“师带徒”培养机制,组织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才与青年员工结对,导师们带领青年职工下基层、进烟区、进终端,手把手示范、分类指导,实现“传帮带”有机融合。老师傅们以身作则,带着徒弟走遍每一个烟田,巡查每一个市场,走访每一个客户。这种“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实打实练”的方式,让年轻员工既学会了做事,更懂得了做人。
如今,“师带徒”已结出累累硕果。年轻员工快速成长,捷报频传:襄阳烟草第二届烟叶评级技能竞赛二等奖、首届鄂黔陕烟草专卖局烟草栽培职业技能竞赛第十一名、二十四名......一个个喜讯见证着师徒传承的成效。像游宏建这样的青年业务骨干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并开始带领新的徒弟,将这项优良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礼包二:创新礼·田间攻关见真章
“今年,大家已经发表期刊论文4篇,受理发明专利2项,继续加油哦!”
为发挥青年人创新意识强、创新思维活、精力旺盛的特点,南漳县局新老搭配组建“永辉创新工作室”,组建“老师傅+青年骨干”的技术小队,直接扎进烟田找问题,要求做到课题从生产一线来,成果到田间地头去,收上来的数据不光要能做课题,更要能转化成农民听得懂、用得上的种烟“金点子”。
(图为QC研究现场)
“我们搞创新,不是为了拿奖,而是要实实在在为烟农解决困难”。刘晓敏所在的QC是团队全国烟草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三等奖获得者,他们通过将背负式井窖打孔机改装成烟株环剥器的技术改造,为烟农实现经济效益近20万元——这是“实干是最好创新”的生动诠释。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技术骨干正投身一线攻关,推动“小发明、小创造”走进烟田、服务大田,让创新真正扎根泥土、开花结果。
礼包三:服务礼·志愿服务砺担当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看到老党员们总是冲在前面、干在一线,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作‘为烟农服务’。”这是烟叶移栽期间,新入职员工小李走进烟田助农移栽后的真实体会。
(图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在南漳的万亩烟田里,红色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次次帮扶生产的临时行动,更是一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青年培养机制。通过组建“党员+青年”志愿服务小队,由经验丰富的党员骨干带队,定期维护公共吸烟亭,冬季及时扫雪除冰,主动走进社区、零售店,开展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通俗讲解……这些务实举措,让志愿服务摆脱了“一阵风”式的热闹,真正沉淀为一种帮扶常态、一种南烟文化、一种代代相传的奉献精神。
三份“成长礼包”,一份实干收获。南漳县烟草专卖局以“实”字为底,传承有实,创新求实,志愿务实,让青年员工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初心,真正实现了“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育人目标。这支充满活力的青年队伍,正在荆山漳水间,把青春深扎泥土,让理想映染山河。(夏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