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盈枝,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云峰村,漫山遍野的猕猴桃迎来丰收季。然而,沉甸甸的喜悦背后,却藏着果农们的“甜蜜烦恼”——“果子熟了,人手却不够了!”
“这猕猴桃一天一个样,再不摘就过熟了!”望着自家果园里压弯枝头的“金果”,果农徐德胜既喜又忧,儿女在外务工,老两口既要顾店铺又要抢收,实在力不从心。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服务的“发力点”。河源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联合下辖单位和平县局(分公司)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组建志愿团队,一场以“助零惠农”为主题的专项行动,在田垄果园火热展开。
落子田垄:志愿“及时雨” 润泽“丰收园”
“大家注意,摘的时候要托住果子,带着果柄轻轻一拧就下来了,千万别硬拽,伤了藤就影响明年的收成。”在果园里,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向年轻队员传授采摘技巧。
志愿团队分工协作,采摘、搬运、分拣,汗水浸湿衣背,却挡不住脸上的笑容。“多亏了你们!一下午的工夫,顶我们老两口忙活好几天!”看着一筐筐采摘下来的猕猴桃,徐大哥的喜悦溢于言表。
图为志愿者帮助零售户采摘猕猴桃
运子精琢:巧手“塑金装” 赋能“优质果”
如何让“娇贵”的果子完好无损地走向市场?志愿团队没有止步于采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产品包装。
“包装也是品牌的一部分,”志愿者一边熟练地打包一边跟徐大哥交流,“好的包装不仅能减少损耗,还能提升产品卖相和价值。”
“以前我们就是随便用个筐子装,碰了坏了都心疼。现在这么一包装,跟城里超市卖的一样漂亮!”徐德胜看着一箱箱包装精美的猕猴桃,赞不绝口。
图为志愿者将分拣好的猕猴桃进行打包
活子拓局:数字“新农具” 撬动“大市场”
在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志愿团队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要真正盘活乡村产业,关键在于打通销售渠道,让优质农产品能够顺畅地走出大山。
“现在光有好产品还不够,还得会讲故事。”采摘间歇,志愿者便坐在树荫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果农们提炼自家猕猴桃的独特卖点,“比如,咱们这猕猴桃是用甘甜的山泉水灌溉的,昼夜温差大,所以甜度特别高。”
从如何构思吸引人的产品描述,到如何通过手机拍摄展现果子的最佳状态,再到如何利用线上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产品展示,志愿者们讲得细致,果农们听得认真。
此外,志愿者们还积极联系当地商超、企业等,为果农们拓展更广阔的销售渠道,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些来自大山的美味,切实帮助果农增收致富。
图为志愿团队帮助果农采摘猕猴桃
从援手采摘到精细打包,再到销售赋能,河源烟草以一套务实的“组合拳”,精准打通了猕猴桃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和平烟草将持续深化多元助农举措,关注群众的“急难愁盼”,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让丰收的喜悦在更多村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