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清凉山风夹杂着朦胧的细雨,在咸丰县的坪坝营镇走马岭烟叶烘烤工场内,工人们正操作着一台机器,完成烟叶的编烟工序。现年53岁的职业烟农林习成向通讯员们介绍着他的发明——“液压式半自动编烟器”。
“这台机器由我自己研发……”林习成开始介绍起了这台机器的前世今生。原来自1964年我县引进烤烟产业以来,对于编烟工序,从那时至今,一直都是全手工操作。据悉,林习成已连续烤烟6年,今年也种了110亩。在过去,在烘烤烟叶的时节需要大量人工,仅在编烟时常需要6人才能很好的完成,纯手工进行高强度的操作,费时也费力,且按照原来的手工作业,在十几个小时里,只能完成每一杆绑定130片叶的水平。同时,农村大批中青年长期在外务工,留在本地的务农人员普遍高龄,体力难以跟上,面对这样的现状。林习成想到了当今社会普遍的机械化生产,为了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于是便开始尝试起了制造这样一台机器。”气泵,开关,轴承……”他如数家珍般的向我们介绍了他用到的零部件,据了解,这台机器已经在这里使用了几个月了,在这几个月内,这台机器经历住了实践的考验,在它的帮助下,原来每杆130片叶,需要6个工人十多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每一杆180到200片叶且只需要2个人用8个小时便可以完成,可以说效率翻了近3倍,说到这里,林习成的笑了起来。
讲述完这些,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两个工人熟练的使用着机器,手法娴熟的将烟叶堆在机器的桌面上,伴随着液压机的往复运动,快速完成了一批烟叶的编排。望着工人们忙碌·的背景,林习成告诉我们,他正将该机器申请专利,他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机器会逐渐推广,使编烟工作事半功倍。(代京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