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五道口学子云南永胜暑期实践:赓续红色血脉,献策产业振兴,奔赴服务一线

2025-09-15 16:30:23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2025年8月6日至13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策永源”暑期实践支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正位、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婧、实践就业工作总监贾玲的指导下,奔赴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围绕“金融活水

 2025年8月6日至13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策永源”暑期实践支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正位、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婧、实践就业工作总监贾玲的指导下,奔赴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围绕“金融活水润泽乡土,清年行动献策永胜”主题,扎实开展调研、宣讲与志愿服务。支队成员追寻红色印记,调研产业发展,服务基层群众,用学科所长回应地方所需,以青春行动书写使命担当。

 

图:支队与北大公卫实践团开展“同升一面旗”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信仰力量。支队以“同升一面旗-共诵一首诗-追寻一脉史”为主线,循序推进理论武装与实践淬炼。在永胜县公安局广场,支队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践团举行升旗仪式,庄严肃穆,拉开实践序幕,厚植家国情怀与服务意识;在边屯博物馆副馆长王建生带领下诵读毛主席诗篇《到韶山》,并于毛主席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把初心誓言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走进毛主席纪念园、海腰事件纪念馆、边屯文化博物馆,系统回望革命历史与边屯文化,队员由直观震撼走向理性思考:今日安宁来之不易,唯有接续奋斗,方能把未竟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推向前进。

 

图:支队调研文旅产业与基层治理

 

深入田间地头,献策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实践支队立足金融与产业研究背景,聚焦高原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产业开展系统性调研。程海湖畔果园中,芒果产业面临价格波动频繁、销售渠道单一的挑战;玫瑰花田里,合作社负责人反映品牌培育和金融支持尚待加强;东山乡旅居示范点与三川荷花节,则呈现文旅资源“有声势而缺合力”的发展瓶颈。八天时间里,支队深入田间地头与基层一线,累计开展23场深度调研,形成对县域产业链条的系统观察。在此基础上,支队提出多维度思路建言,相关成果凝练为系列案例与调研报告,旨在为永胜产业升级和县域发展提供务实可行的参考。

 

图:支队在崀峨小学开展“民族团结同心营”活动

 

奔赴服务一线,润泽乡土民心。支队坚持将专业所长与地方需求结合,精心策划多元活动,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民族团结教育和政策传播落地见效。在永胜融媒体中心,支队成员以助农直播形式推介芒果、玫瑰花茶、云鸡枞等特色产品,累计吸引6600余人次观看,既展示调研成果,也拓展了农产品传播渠道。在崀峨小学,队员们通过情景小品演绎反诈案例,将“陌生来电要三问、转账汇款多确认”等知识融入轻松场景,寓教于乐、入脑入心。策划“民族团结同心营”时,支队以清华故事启迪梦想,以诗词吟诵激发共鸣,以趣味问答增进理解,促进少年儿童在互动中增强团结意识与文化自信。此外,支队还走进县委大楼,面向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代表作《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看中国金融改革》专题宣讲,将课堂所学与田野见闻相结合,探索金融政策在县域落地的实践路径。同时,队员们将程海湖碧波、三川荷花与丰收果实设计成明信片、钥匙扣等文创作品,为永胜留下独特记忆。一系列服务活动既回应了基层所需,也展现了清华学子的责任担当。

在永胜的八天实践中,清华学子追寻红色印记,调研产业发展,服务基层群众,在民族团结与绿色发展的沃土上留下坚实足迹。他们以金融视角观察县域发展,以青春行动回应时代呼唤。把课堂所学融入乡土实践,把青春脚步投向国家大局,这是清华青年最坚定的选择。(王鹏杰、杨钧天、肖剑飞)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