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南漳:“新能源烘烤指数”折射烟区绿色活力

2025-09-11 10:16:5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莫着急,电烤房好用、大家都想用,我先帮你登个记,两天后7号烤房你可以用……”自7月18日进入烟叶烘烤季以来,湖北省南漳县阳太坪村的十连体电烤房群便连日运转,一刻未停。“一天装烟

“莫着急,电烤房好用、大家都想用,我先帮你登个记,两天后7号烤房你可以用……”

自7月18日进入烟叶烘烤季以来,湖北省南漳县阳太坪村的十连体电烤房群便连日运转,一刻未停。“一天装烟、七天烘烤、一天回潮出炉”——整个流程高效有序,烤房“档期”已被烘烤师姚秀波安排得满满当当。

据悉,烟叶烘烤的主要方式有电能、生物质燃料、煤炭、木柴等。在南漳烟区,一座座烤房的新能源使用率、烟叶烘烤量,共同汇集成一个全新的指标——“新能源烘烤指数”。它不仅是南漳烟区绿色烘烤的“温度计”,更成为反映烟草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低碳转型成效的风向标。

近年来,南漳县烟草专卖局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标,着力破解传统烘烤方式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污染排放高、工艺把控难等痛点,大力推广以生物质燃料为主、电能为辅的新能源烘烤模式,同时重点探索装烟密度、烘烤阶段用时及变频风机等节能烘烤技术。这一转变,不仅显著减少了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更推动烟叶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迈进,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写下生动注脚。

截至目前,南漳烟区已建成各类新能源烤房690座,其中生物质烤房680座、电烤房10座,在用率100%;可满足1.05万亩烟叶的烘烤需求,新能源烤房覆盖率达77%。

“我种了27年烟叶,亲眼见证了从‘土烤房’到‘生物质烤房’,再到如今‘电烤房’的变迁。”阳太坪村烟农魏祖林感慨道,“以前烧柴、烧煤,成本高、强度大,手上、头发上都是灰,每隔两三小时就要添火,整晚睡不好觉。现在用生物质和电作为能源,设定好参数就能自动运行,不仅省心省力,烤出的烟叶质量也更好了!”

据南漳县局烘烤主管李永辉介绍,生物质颗粒燃料主要以秸秆、林业废弃物等为原料,经粉碎加工成型而成,具有储运方便、燃烧性能好等特点,加一次可以持续供热6个小时。同时,烘烤环境明显改善,周边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灰尘大幅减少,真正实现了节能环保与烟叶品质“双提升”。

相较于生物质烤房,电烤房在操作便捷性、烘烤稳定性等方面更具优势,更加受到烟农欢迎。阳太坪村的十连体电烤房由烟草部门投资建设、兴烟合作社统一运营,配备一名专业烘烤师,烟农按需申请使用。从装烟入炉到回潮出炉,实行全流程托管服务,不仅极大减轻了烟农劳动强度,也显著降低了烟叶烘坏率,提升了烟叶整体品质。据统计,通过精准设定温湿度并严格执行烘烤工艺,烟叶烘烤损失率可降低8个百分点,电烤房每炉次可为烟农节约成本、增加收益300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烘烤绿色变革得到了烟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投入资金在烤房群配套编烟棚、分级区、干烟存放室、烟叶醇化室及燃料保管室等,形成集“烘烤、分级、仓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这一举措不仅延伸了新能源烘烤的产业链,更提升了整体服务效能,让烟农享受到“一站式”便捷服务。

如今行走在南漳的烟区,一座座绿色烤房安静地矗立在田间地头,犹如一座座“绿色车间”,为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活力。“新能源烘烤指数”的背后,是南漳县局能源革新与技术服务的扎实实践,不仅让烟叶烤得更绿、更好,更显著提升了烟区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烟农的劳动负担轻了、收入增了,日子也更甜了。(全春喜、赵玉纲)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