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资集团”)作为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承担着集团公司六大板块中的商贸物流产业职能。其所属的北京国电工程招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标公司”)作为集团公司招标采购代理的主要单位,始终以服务集团发展战略为核心,致力于实现采购效率提升、采购成本降低、采购质量控制和采购流程规范化。
一、 始终把高质量完成集团公司开工投产项目采购任务,助力集团公司转型发展作为立企之本
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履行招标公司核心功能。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招标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拼搏,三年来集团公司具备条件的开工投产项目全部超前完成采购任务,采购标准化、数智化、专家及专家库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未发生廉洁从业案件。
二、 以战略采购为引擎,驱动价值链升级与核心竞争力突破
持续推进采购标准化、机构化体系建设。开展采购品类划分研究。组织26家分子公司共40余名专家,结合集团公司及国家能源现有品类清单,对近3年集团公司历史采购数据,按大、中、小三类整理形成1900余项采购品类清单。组织非招范本修编。按照采购方式、采购类别、评分办法等维度,对非招标基础范本进行细化。协同分子公司、招标公司和区域物资公司代表,根据智能辅助评审信息化要求,编制形成物资、施工、服务最低价法基础范本。持续优化招标文件范本。增加线上联系渠道,对系统内各单位日常范本使用中的问题进行解答,针对水电施工范本问题组织讨论修编;落实“成本领先”要求,对2024年68个同类项目数据进行测算,制定风电、光伏施工项目价格评分优化方案,并补充编制脱硫EP招标文件范本。
全面落实专家及专家库管理提升要求。完善专家管理制度。落实封闭评标优化措施,修订《专家咨询费管理办法》,评标3天即达到咨询费发放上限,明确了不同采购方式的三级项目咨询费发放标准。修订《评标专家评价考核实施细则》、制定《专家抽取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专家考核及抽取工作。持续补充专家资源。目前在库评标专家13077人,评审专家17793人;根据集团公司管理规定对在库专家进行全面梳理,对529名不符合工作年限要求的专家予以冻结。优化专家库管理功能。提出专家线上培训记录、培训测验功能优化,专家抽取前请假时间限制,非招标评审专家“一单一评价”、出勤率自动统计功能优化需求。建立监督专家库,实现专家注册入库、退库、信息变更、出勤率统计等功能。制定专家能力提升方案。结合当前专家及专家库管理现状及业务发展需求,经充分调研,从专家扩库增容、强化“线上+线下”培训考试、优化专家评价考核、动态调整专家分级等方面,制定专家能力提升方案。开展专家共享工作。作为中物联专家共享平台首批共建单位,按期完成平台对接。开展与国家能源集团的专家共享,进一步补充煤炭、煤化工等紧缺专业专家。连续2年承办集团公司评标专家表彰大会,激励专家更好履职尽责。
三、 以创新为引擎,培育信息化产业新动能
推动智能辅助评审功能建设。经与国家能源等其他发电集团,以及百度、科大讯飞等信息化开发单位沟通,以“结构化+大模型”为技术路线,制定了《智能辅助评审功能建设需求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进度安排、功能需求、组织机构和人员投入,推动完成了项目立项、招标采购、合同签订等工作,现开发单位已驻场开展需求分析工作。在现有功能下,推动开展了5个招标项目、281个非招项目的试点工作,在国资委采购管理对标中获评委组的高度评价。推动电子保函应用。针对传统纸质保函送达、接收、保管、验真不方便,且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结合业务实际需求,针对担保周期、见索即付、担保内容、定制化改造等重点关注内容,寻找市场上成熟的电子保函平台,积极开展调研,预计今年可完成相关功能上线应用。
四、 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坚决守住廉洁从业风险底线
坚持融促发展。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制定招标公司特色品牌创建工作方案,围绕物资集团2025年重点抓好“一个专项行动、两个服务保障、四个确保实现”工作任务和九方面重点工作,创建4个攻关项目,制定项目实施路线图,制定落实措施,量化目标要求,持续跟踪进度标准,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做实日常监督。制定25项纪检工作要点。召开警示教育会议3次,针对公司核心业务部门及关键岗位人员组织廉洁谈话58人次。畅通举报渠道,设立专门电话和邮箱。深化专项监督。强化采购监督。常态化对二级集中评标现场开展监督,形成监督报告21份;对三级非招标开展3批次专项检查,形成检查报告6份,下发监督建议书2份。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完成物资集团“两库、三清单、四要点”巡察工作体系研究及“三级采购、两级管理”廉洁风险防控研究课题。
推动招标采购的数字化转型,与标准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是提升采购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供应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