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五”普法收官之年,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以法治思想为指引,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创新打造了一支活跃在基层的“普法轻骑兵”。这支队伍以“接地气、聚民心、见实效”为工作导向,将法治宣传与民族文化、群众需求深度融合,让法律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浸润茶乡大地,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探索出一条特色路径。
从“单向说教”到“沉浸体验”,普法更“有温度”
春日的茶源广场上,宁洱县烟草专卖局的“法治集市”热闹开市。普法展台前,工作人员正忙着为往来群众答疑解惑:“阿姨,连接免费Wi-Fi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大哥,遇到陌生链接千万别点开”......200余份精心设计的《老年人防网络诈骗指南》很快被领取一空,这份采用“大字版+漫画图解”的宣传单,将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朗朗上口的“五不”防骗口诀,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
工作人员在茶源广场开展普法宣传。李思思 摄
“原来免费Wi-Fi会偷手机里的照片啊!”70岁的李文景老人恍然大悟,“上次差点被骗,这下可记住了!”活动现场,像李大爷这样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的群众不在少数。20余人次的现场咨询,不仅解答了群众的法律困惑,更在轻松互动中播撒了法治的种子。这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普法活动,成为“八五”普法收官之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法律条文”到“民歌小调”,普法更“有韵味”
在磨黑镇把边村泼水广场上,宁洱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化身“普法达人”,在泼水广场上将生硬的法律条文化作动听的民族小调。伴着象脚鼓欢快的节奏,“小小一支烟,法规记心间...”的普法歌谣在人群中传唱开来,引得本地群众纷纷驻足跟唱。
打造“普法+民俗” 创新模式。张英 摄
宁洱县烟草专卖局创新打造的“普法+民俗”模式,通过现场讲解、互动问答、发放资料等方式,将法律法规嵌入传统节日场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法治意识提升“双赢”。
宁洱县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把法律知识编成民歌、融入民俗,让普法宣传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这样的方式既守住了民族文化的根脉,又让法治的种子在群众心田生根发芽。”
从“线下课堂”到“云端直播”,普法更“有活力”
今年,宁洱县烟草专卖局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通过直播平台开展“云上法治课堂”。直播间里,执法和营销人员化身“普法主播”,将晦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条文和营销政策转化为生动案例。
工作人员开展普法云端直播。张英 摄
“未成年人帮爸爸买烟,可以销售吗?”
“给亲戚朋友邮寄卷烟,会不会被烟草专卖执法部门查处?”
......
面对屏幕上不断弹出的问题,专卖执法人员白一君耐心解答:“不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据统计,整场直播累计弹幕互动达110余条。“这样的普法既‘解渴’又管用!”零售户刘清清的点评获得满屏“鲜花”表情响应。
从广场到村寨,从线下到云端,宁洱县烟草专卖局以创新普法为抓手,用“乡音”传“法音”、以“案例”释“法理”,让法治信仰在边疆大地生根发芽。站在“八五”普法收官的新起点,这支“普法轻骑兵”正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的实践,为乡村振兴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文/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