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莆”渡慈航实践队赴莆田黄石镇中心小学开展夏令营活动

2025-09-05 10:42:1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8月21日,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学金句·铸同心·促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暑期社会实践福建分队——“莆”渡慈航实践队,到达坐落于山海之间的黄石镇中心小

8月21日,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学金句·铸同心·促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暑期社会实践福建分队——“莆”渡慈航实践队,到达坐落于山海之间的黄石镇中心小学并开展首日夏令营活动。

在正式开营前,我们追随着校长的脚步,探访了背倚着黄石镇中心小学的红泉书院。在讲述中,我们溯回到千年前的宋代,深切感受到黄石镇中心小学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加坚定了对红泉文化学习与传播的责任心、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扬光大的使命感。

上午9点,开营仪式正式开始,黄石镇中心小学校长、实践队队长、队员代表依次讲话。实践队队员们依次做了自我介绍并与孩子们自由交流,从初步相识、不甚熟悉的状态,逐渐与这群来自莆田黄石的小朋友们打成一片。

莆田文脉寻根·种下一粒名为传承的种子

“我知道,这是红团!”伴随着响亮欢快的应答声,几个孩子迅速地解开了老师设置的莆田传统节日习俗的密码。在趣味性与严谨性兼具的“莆仙文化密码破解行动”系列历史与文化课上,实践队的花花姐姐由节日引入,深入向孩子们生动地讲解了极富莆仙文化韵味的传统节庆习俗及其历史渊源。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在历史故事的浸润中不断向千年之前的祖祖代代寻根,了解这片哺育着他们的土地。课程的尾声,孩子们静坐于书桌前,执起画笔,挥毫泼墨,绘出他们本节所学习俗,让无声无形的莆仙文化化为孩童笔下生意盎然的图案,飞入他们的心中。

红泉书香浸润·启迪一颗向上求索的心灵

在社会学科通识课以及社会实践课上,两位实践队队员就社会学科相关知识展开了详细而富有启迪性的教学。“认识你自己”——在自我的不断探寻中,孩子们逐步萌生对自我和他者的认识;“尊重、热情”——在访谈技巧的简单学习中,小朋友们触类旁通,渐渐了解到与周围人友善沟通、和睦相处的小技巧。

非遗手作捏海·激起一个载满童趣的笑颜

“老师,你看我捏的小鱼!”“老师,这是我的海星!”朗朗的笑声中,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海洋生物,五彩斑斓的颜色为捏海这项活动增添了童趣。结尾部分,老师向孩子们讲解道,“捏海”供品在妈祖祭典中,代表着渔民对妈祖的尊敬和感恩,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海洋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过首日授课,实践队不仅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莆仙文化的历史渊源,更通过授课增强了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实践队期待通过本次夏令营活动,为当地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莆”渡慈航实践队)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