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创新正成为最鲜明的底色。2025年,麻城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π”为名,点亮了一片星群般的创新矩阵。五个部所与机关创新工作室,共同组成了一个不断衍生、无限延展的创新网络,探索班组建设、终端改造、数字赋能等方向,它像一片繁星,彼此呼应,照亮基层发展之路。
数字化攻坚,让流程跑得更快更准
(图为青年员工在市局创客大赛比拼风采)
在这个“宇宙”中,宋埠部所成立的“宋π”率先跑出“创新加速度”。
“客户一提交申请,RPA机器人就会自动校验,如果有违规记录,系统马上判定‘不予审批’,再也不用我们翻一大堆纸质档案了。”在宋埠部所的一次“青蓝创享会”上,00后客户经理小袁一边投屏演示,一边向大家介绍新上线的“现代终端智慧选”应用。
大屏幕上,流程清晰闪动:客户自主申报、市管员前置审核、客户经理复核、终端管理员校验,四个环节全在微信端表单中完成。每个节点都有时间提醒,既省去了厚厚的纸质材料,又避免了流程卡顿。
“以前核查33个指标要填表、算分、传资料,常常出错。”经验丰富的老王忍不住插话,“现在接入子系统,违规情况一查便知,这样确实既快又准。”
80后骨干吴主任补充:“系统还能自动评分,再结合现场复核,既有理性数据,也保留感性把关,公平性更有保障。”
不同代际的员工在一场讨论里碰撞出新火花:在传帮带和数字思维的交融中,让创新项目从纸面走向实践。
文化创意,让传播更有温度
如果说数字化提升了效率,那么文化创意则赋予了创新更鲜活的面孔。一次日常讨论中,年轻员工小高提出:“能不能把业务和宣传结合,用视频讲给更多人听?”很快,宋π团队分工协作,写脚本、拍视频,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一支中英双语的带货短片,用轻松幽默的情境再现了客户经理推荐新品的过程,让人一目了然;另一支微纪录片则把镜头对准非遗麻城棕编,用温情细腻的叙事讲述传统技艺走进现代终端的故事。视频上线后,不仅在各大平台收获点赞转发,还引来了零售户和年轻消费者的积极互动,“没想到我们也能做一回主播”,同事们打趣道。
(图为青年员工帮助零售户拍摄宣传短视频)
机制共育,让团队更聚合力
创新离不开制度保障,更离不开人才梯队。麻城市局坚持“青蓝传承”,通过定期举办“青蓝创享会”,让经验丰富的骨干带着新人一起攻关项目,既传授方法,也留出舞台。年轻人敢闯敢试,年长者沉稳把关,代际之间的碰撞激发了许多新思路。
(图为青蓝工程培训现场)
“有些方案当时没获奖,但复盘后发现思路完全可以迁移到其他项目。”宋埠部所的负责人谭主任说。正是这种“以赛促训、以训促用”的机制,让创新不再依赖个体灵感,而逐渐沉淀为团队共识与工作方法。
不仅是宋埠跑在前列,其他部所也在各自的赛道上竞相探索:城区尝试用低代码工具提升数据处理效能;白果把目光投向农网终端改造,打造样板门店;福田河在零售户服务上深耕细作,推动“共建共享”;木子店则探索新媒体传播,拓展活动场景。一个个“π”如同点点星光,既独立闪耀,又彼此辉映,共同织就基层创新的星座。(高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