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对施用过养分缓释的有机无机复合型肥料的小麦进行样品采集
团队成员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创业大赛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盐碱变沃土”项目负责人李硕带领项目组成员研讨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一项以“养分缓释的有机无机复合型肥料”为核心的创新项目备受瞩目。该项目不仅展现了高校学子的科研智慧,更因其在盐碱地治理领域的独特价值,为山东省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破解农业发展瓶颈提供了有力支撑。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部分地区存在的盐碱地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增产增效、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传统肥料在盐碱地中往往存在养分流失快、利用率低、易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既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与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相悖。针对这一痛点,该大学生团队历经多轮试验,成功研发出适配盐碱地特性的养分缓释有机无机复合型肥料。
据项目团队介绍,这款新型肥料通过优化有机物料与无机养分的配比,并融入特殊缓释技术,能在盐碱地环境中实现“双效提升”:一方面,缓释技术可精准控制养分释放速度,减少因淋溶、挥发造成的养分损失,使肥料利用率较传统产品提升40%以上,直接降低农民施肥频次与成本;另一方面,有机成分的科学添加能改善盐碱地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逐步降低土壤pH值和盐碱化程度,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从根本上助力盐碱地的改良与可持续利用。
从绿色低碳视角看,该项目的价值更为凸显。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意味着化肥生产、运输环节的能耗与碳排放随之减少;而对盐碱地的有效治理,不仅能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提升农业产能,更能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这与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
目前,该项目已引起农业领域专家和地方政府的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大学生团队以盐碱地治理为切入点的创新实践,既解决了实际农业生产难题,也为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期待该成果能加速落地转化,在齐鲁大地的盐碱地上绽放绿色生机,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