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永康市城西新区的烟火巷弄深处,“伟媚商行”的招牌在晨光里悄然亮起。店铺前端的各类副食陈列井然有序,而绕过货架后侧却别有洞天——电冰箱、电视机等各式电器静待识货之人。店主王伟媚正擦拭着柜台,身后便民服务柜上张贴着公益活动中孩子们灿烂笑脸的照片,映照着她忙碌而笃定的面庞。
然而,仅仅一年多前,这方寸小店却曾如风雨飘摇之舟。王伟媚经营多年,以副食经营为生。然而周边零售小店日益增加,副食销售独木难支,店铺渐显冷清。更令人心焦的是,货品结构单一,难聚人气,仿佛被无形的绳索束缚住了手脚。改变,已迫在眉睫。
困顿之际,永康市烟草专卖局客户经理杨静带来的市场分析数据成了破局的星火。杨静经理根据王伟媚的日常经营数据,挖掘消费新需求,社区新迁入户对电器的需求缺口明显。王伟媚心中有所触动——“何不将副食之稳,与电器之需相融?”
她迅速腾挪空间,将原本堆放杂物的店铺后方的仓库精心改造为电器专区。从电水壶、台灯到洗衣机、电视机,品类虽不繁复,却处处瞄准邻里的日常急需。同时在永康烟草“香溢”志愿者悉心帮助下,王伟媚还顺利打通了可靠的小家电供货渠道,确保质量与价格兼优。
图为王伟媚在整理货架上的电器 王伟摄
如今“伟媚商行”的招牌下,增添了“便民电器”几个温馨小字。新老顾客步入店门,惊奇地发现不仅能买到称心的副食品,顺手还能提走一个急需的烧水壶。货品结构的悄然蝶变,为小店注入了第一股活水。
扎根:公益之心温暖社区
“王大姐,下周学校运动会,您能来帮孩子们拍些照片吗?”社区小学老师一句试探性的请求,无意间为王伟媚打开了另一扇门。
“其实我从小就热爱摄影,现在有这个机会让我能发挥所长,我可太开心了!”王伟媚这样说。她欣然带着相机走进校园,捕捉孩子们奋力奔跑的瞬间。经由此事,王伟媚在店中设置了二层阁楼,添置了打印机,不仅免费为学校打印活动通知,更承诺为社区学生优惠打印学习资料。那些定格了童真与活力的照片,被她精心打印出来,长久地悬挂在店中最显眼的位置,成了小店最温暖无声的广告。同时,王伟媚还在店内专门设立了“便民服务柜”,为来往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王伟媚深知,公益之行非施舍,而是以心印心,将商行的根须更深地扎进这片邻里土壤。
图为王伟媚店铺中的便民服务柜 王炜摄
智变:数字双屏点亮经营
当客户经理杨静首次向她推介智能收银双屏机时,王伟媚心中曾掠过迟疑。然而,当看到示范店铺里店主对着屏幕轻点几下便可清晰掌握商品动销、会员偏好时,她决心拥抱变革。
新装的双屏机,一面晶莹如镜,面向顾客滚动展示着商品信息、优惠活动,甚至播放着店里为学校拍摄的精彩活动照片;另一面则是王伟媚的经营“驾驶舱”,销售数据、会员积分、畅销商品排名一目了然。她渐渐学会从数据中捕捉细微趋势:哪种电器悄然走俏,哪款商品回头客最多,促销活动是否真正触达人心……经营决策摆脱了往日的模糊与直觉,变得精准而轻盈。
图为客户经理在指导王伟媚查看销售数据 王炜摄
“实体小店,不能只有买卖。”王伟媚常这样感叹。从单一副食品经营到电器、公益服务交织的多元生态,从传统守摊到数据赋能的智慧经营,“伟媚商行”这艘小船,在社区需求的深海里找到了自己的航道。(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