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风裹挟着夏末的燥热,也承载着我对实践成长的期待。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8月10日到8月21日,我带着对青少年自护教育工作的憧憬去到了莱州市第一中学开启了为期十二天的实践之旅。
与单纯的知识学习不同,这次实践让我以“宣传者”的身份,深度参与到青少年自护教育工作中,从策划宣传内容到设计校园海报,每一项任务都充满挑战,也让我在忙碌与成长中,真切体会到自护教育传播的意义与价值。
在实践期间,我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配合莱州市第一中学工作人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中,自护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是实践的重要内容。为将实用的自护知识传递给更多青少年,我提前准备好宣传单张在校内派发,上面不仅印有基础的自护知识,还附有一些实用的技能,如遇到意外事故如何急救等,从而帮助学生们建立安全意识、掌握防护技能。
除了派发宣传单张之外,校园海报设计也是我本次宣传自护相关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教学楼走廊、食堂门口、操场公告栏等学生流量大的区域都随处可见海报的身影。为了让海报既美观又有吸引力,我先对中学生的审美偏好和信息接收习惯进行了简单调研,发现他们更倾向于色彩鲜明、图文结合、重点突出的设计风格。基于此,我将海报内容分为“交通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急救常识”、“自卫技能”等多个板块,并且每个板块都配上了生动的插图,同时用不同颜色的字体突出关键信息,让学生在看的时候更加一目了然。遇到有学生咨询时,我也会耐心倾听,详细解答,让宣传内容真正“落地”,让自护知识真正“入心”。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在暑假期间参与莱州市第一中学的自护教育实践活动,我感到非常有意义。回顾这十二天的实践,我收获的不仅是“完满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更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深化了对自护教育意义的理解 —— 它不是一次性的知识传递,而是一场需要持续推进的“安全守护行动”;它也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用专业与热情,为青少年的成长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通过这次实践经历,我的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日后,我计划将这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校园和社区的自护社团活动中,组织更多面向青少年的自护知识分享会和模拟演练。同时,我也会继续关注青少年自护教育领域,通过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将更多实用的自护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