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嬗变照见发展

2025-09-02 09:58:3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8月25日,《蜀道新歌》以7000余字雄文勾勒出四川盆地从“蜀道难”到“蜀道通”再到“蜀道畅”的壮阔征程,这不仅是一部跨越天堑的交通史诗,更书写着中国西部从地理突围到经济腾飞、再

8月25日,《蜀道新歌》以7000余字雄文勾勒出四川盆地从“蜀道难”到“蜀道通”再到“蜀道畅”的壮阔征程,这不仅是一部跨越天堑的交通史诗,更书写着中国西部从地理突围到经济腾飞、再到文明重塑的时代答卷。蜀道之变,变的是道路形态,更是时空观念、发展范式与文明互鉴的深层逻辑。

破壁天堑化通途。“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的慨叹道尽蜀道曾是隔绝四川盆地与外界的天然屏障。秦岭、大巴山的险峻,既造就“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的奇险,更在漫长岁月里制约着区域发展与文明交流,《蜀道新歌》“筑路之歌”所咏叹的,正是对地理约束的千年突围,从古代栈道的凿孔架木,到宝成、成昆铁路的穿山越岭,再到如今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与航空港的“立体协同”,我们以奋斗为斧、科技为刃,在尊重自然规律中重塑地理格局,让天堑终成通途,这不仅是道路的新生,更是对“蜀道难”历史宿命的彻底改写。

通衢聚力兴经济。蜀道从“难”到“畅”的蜕变,核心在于重塑经济地理格局,昔日“蜀道难”虽护佑了盆地文化的独特性,却也埋下“盆地意识”的封闭伏笔,而今“蜀道畅”以现代交通网络为笔,彻底打破桎梏,时空距离被压缩,物流成本大幅降低,生产要素得以高效流动、集聚与优化配置,《蜀道新歌》“畅通之歌”“开放之歌” 生动诠释,四川已从西部内陆跃升为“欧亚大陆桥重要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枢纽”,交通优势持续转化为物流、产业、开放优势,一条充满活力的“蜀道经济带”加速崛起,成为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引擎。

古道薪火架文桥。《蜀道新歌》以“文明之歌”点睛,揭示蜀道早已超越物质通道的意义,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明纽带,古蜀道上,司马相如的赋、诸葛亮的智、杜甫的诗镌刻着中华文明的脉络;今日新蜀道,西成高铁、川青铁路让三星堆金面具、九寨沟山水走近大众……数字信息与文化交流的通道正在此叠加,蜀道从承载区域传承到推动全球传播,从内陆大河文明到拥抱海洋文明,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开放姿态,更成为展示中华文明包容性与创新性的重要窗口。

蜀道的千年之变,是一曲奋斗与开放的交响,正如《蜀道新歌》所颂,唯有以奋斗破险阻、以开放拓新局,方能在万山丛中劈出通天大道,于历史回响中续写文明新篇。(姚朋辰、周泽平、余培胤)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