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山东潍坊青州市谭坊镇还笼罩在薄雾中,瓜菜交易市场早已人声鼎沸,装满青翠黄瓜、鲜红番茄的农用车排成长龙。一个穿着深蓝色工装的身影熟稔地穿行其间,不时驻足与摊主、货车司机交谈几句,在小本上快速记录——他便是山东潍坊青州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第四基层服务站的客户经理吴鑫明。
做市场脉搏的“把脉人”
谭坊镇瓜菜交易市场是鲁中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人流物流汇聚,消费需求复杂多变。“如果信息不准,服务就是盲人摸象。”吴鑫明深知精准把握市场动态是服务根基。他练就了“眼准、耳准、数准”的硬功夫。
每天清晨,他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瓜菜市场,观察着南来北往的客商与务工人员。去年初春,他敏锐注意到市场新增了三个大型物流集散点,外地货车司机明显增多。他立刻走访周边的零售户老赵:“赵哥,您看现在市场里外地司机多了,他们赶路辛苦,泡面、火腿肠、红牛这些方便速食和提神饮料,还有咱青州的特色点心,像隆盛糕点,得多备点啊!”同时,他将这一动态结合后台销售数据变化,迅速形成分析建议提报服务站,指导片区零售户及时调整商品结构。两个月后,周边几家店铺的速食品类销售额平均增长了35%。
“吴经理真是多亏了你!”李大姐感慨道。她的店紧邻交易市场入口,吴鑫明通过分析其销售数据,发现下午时段矿泉水、酒类销量存在明显低谷。实地蹲点后,他发现是午后大量交易完成,人流转向市场深处所致。他建议李大姐在午后增加流动售卖车深入市场腹地,并搭配促销小包装纸巾等实用品。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后,李大姐下午时段的销售额提升了近20%。
图为吴鑫明(右)帮助客户规划店铺布局
做客户成长的“实干家”
在吴鑫明看来,精准识别只是起点,关键在于行动——“腿动、手动、心动”,将服务送到客户心坎上,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吴鑫明的辖区分布着三十多个村落,最远的零售店距离服务站近二十公里。无论寒冬酷暑,他的走访计划从未打折。今年盛夏,吴鑫明担心偏远村的零售户老王无法完成系统订单,冒雨驱车近一小时,蹚着积水赶到老王店里。看着浑身湿透却第一时间帮自己处理订单的吴鑫明,老王眼眶发红:“小吴啊,下这么大雨你还跑来,真是把咱的事当自家事!”
面对客户经营困境,吴鑫明从不空谈,总是挽起袖子一起干。零售户孙老板的店铺位置优越,但店面陈旧、商品摆放杂乱,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吴鑫明没有简单说教,而是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卷尺和笔记本上门,与孙老板一起重新规划店面:量尺寸、画草图、优化动线。他联系公司资源,帮孙老板换上醒目的“泰山尊客”店招;根据瓜菜市场务工人员集中、偏好实惠耐储商品的特点,建议增加桶装水、大包装实惠食品和劳保用品比重;手把手指导孙老板使用店铺管理系统。半年后,孙老板的店铺焕然一新,月均流水增长了近一倍。
在吴鑫明心里,客户不仅是服务对象,更是朋友亲人。老零售户陈大爷子女在外,独自守着小店。吴鑫明每次走访都多留一会儿,帮老人搬搬重物,聊聊家常。得知老人对线上支付有顾虑,他耐心演示讲解,消除其疑虑。这份真诚换来了沉甸甸的信任,陈大爷常说:“小吴说的话,我信!他让咋干,咱就配合!”
图为吴鑫明帮助客户整理货架
做团队成长的“领航员”
“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这是吴鑫明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去年新入职的大学生小孟,面对繁杂的客户信息和市场数据一度手足无措。吴鑫明主动结对,从最基础的客户信息建档、走访路线规划教起。他带着小孟走进瓜菜市场,教他如何观察人流特征、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店主有效沟通。一次,小孟为一家店铺的经营分析报告发愁,吴鑫明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领着他到店里蹲点半天,记录客流时段、观察热销商品,引导他自己发现问题:“你看,中午工人休息时,是方便食品和饮料的销售高峰,但店主备货不足,白白错过了机会。这提升点不就找到了?”这种实战教学让小孟进步飞快。
去年,吴鑫明敏锐捕捉到短视频平台对本地农产品推广的作用,便组织团队研究如何借势服务零售户。他们一起学习优秀案例,总结出“接地气、突特色、强互动”的本土化短视频制作要点,并选取镇上老周的水果店试点,指导拍摄展示谭坊甜瓜、西红柿等本地时令瓜果的短视频,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周边消费者到店。这一经验迅速在组内推广,成为赋能客户的新抓手。
图为吴鑫明(中)带领营销团队学习业务技能
夕阳西下,吴鑫明结束了一天的走访,回到服务站。办公室窗台上,一盆绿萝在晚霞映照下舒展着新叶,生机盎然。翻开那本磨毛了边角的笔记本,他认真写下明日走访重点:帮老赵优化生鲜商品保鲜方案,跟进小孟新接手店铺的经营分析报告……
吴鑫明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实干,他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每一家零售客户,带动身边伙伴共同成长,他用踏实的脚步和滚烫的初心,织就了一张坚实而温暖的基层服务网,默默滋养着市场末梢的蓬勃生机。(古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