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风掠过烟田,连片的烟叶褪去青绿,渐渐染成金黄。在这丰收的色彩中,一场实实在在的变革正在发生:以往烟农“拉着烟叶排队等验收”的辛苦场景,如今正被“手持封签、直通定级”的便捷替代!
“分级课堂”开在村里,技术送到手头
今天,襄城县韩内村比往常热闹的很,几十名烟农围在一捆捆金黄的烟叶旁,眼神专注——原来,这儿正开着一节“看得见、摸得着、能上手”的分级课!
图为烟农在分级前置点互相交流。韩晓玉摄
许昌市烟草公司襄城县分公司烟叶质量总检徐晓勇摆弄着一捆烟叶:“老哥,你这烟叶品质不错,就是这几片带青的得挑出来,不然影响整捆烟叶的品质。”旁边的烟农一边点头,一边往前凑,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那啥品质的烟能卖上好价钱?”
“大家记住——好烟叶自己会‘说话’!油亮、柔软、浓香,占这三样,准能卖上好价钱!”
另一边,分级员李华创表情严肃,他捏起一片混着塑料绳的烟叶,高声提醒:“这些杂质就是‘隐形杀手’!影响烟质不说,进了卷烟机还可能损坏设备,工业口碑不好,砸的是咱们自己的招牌!”
听到这话,不少烟农立刻低头自查,纷纷感慨:“种烟得讲良心呐!”
没有空泛的理论,只有实打实的操作。烟农们跟着烟技员分部位、看颜色、学归类,边做边问,现场纠正。“原来分烟还有这么多讲究!”九零后烟农谢铁朝越学越起劲,“以后自己分级,心里有底了!”
从“赶大集”到“走绿通”,烟农轻松多了
“以前交售烟叶一去大半天,天没亮就得拉车出门,辛苦是辛苦,但是经过前置分级再卖烟就不再挑拣了吗!”烟农刘晓伟问出了疑问。
“您放心!前置分级封签后,交售时只需要抽检就行啦!咱们推行‘分级前置’,就是要让大家少跑路、少排队、多挣钱!”二十里铺烟站站长许光嗓音洪亮,一句话点明初衷。
“分级直接在家门口完成,烟技员还边分边教,封签后申请预约交售,抽检通过直接定级,比以往是省事多了!”烟农吕如意拍着自家封好签的烟捆,笑容里透着轻松。
“以前像‘赶大集’,现在是‘绿色通道’,省时、省力、更省钱!”
“原以为是多了一道手续,这么说不仅省力气,还能学分级标准,以后卖烟心里更有底了!”余翠霞也转变了想法。
小细节背后是大服务,暖心又增效
“分级前置”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精准对接收购痛点的务实之举。往年一到收购季,烟站人头攒动,车辆堵塞,烟农排队耗神,工作人员忙中易错,一些烟农由于不太懂分级,烟叶混入青杂,卖不上价……这些痛点,都是分级改革的源动力。
为妥善解决,襄城烟草打出分级前置+政策宣传+防潮暂存“组合拳”:由合作社专业队员为烟农提供从精准分级、去青去杂到打包封签的一站式标准化服务,宣传引导烟农把准“烤一炕、分一炕、卖一炕”节奏,组织服务小组随叫随到地提供贴心服务,彻底打消烟农顾虑。
“分级前置,让烟农省了时间可以多种点菜,让烟站省了二次分拣可以提高效率!”许光站长的这笔“双赢账”,大家都听懂了。
服务靠前,幸福才能更靠前。夕阳落下,分级点的灯渐次亮起,那些整齐待发的烟捆,早已不只是烟叶——它们是烟草人与烟农用心和信任共同写下的“金色答卷”,分级前置这条路,正让襄城的“金叶”一路生金,照亮更多烟农的笑脸。(韩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