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蝶变焕发“溢”彩

2025-09-01 11:26:2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园屿村地处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最南边,有苍南县最大的生态大黄鱼养殖基地,过去,这里主要以传统捕捞业为生,道路崎岖狭窄,发展遇难。浙江省烟草专卖局自2018年起,结对帮扶园屿村,以“千万工程”

园屿村地处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最南边,有苍南县最大的生态大黄鱼养殖基地,过去,这里主要以传统捕捞业为生,道路崎岖狭窄,发展遇难。浙江省烟草专卖局自2018年起,结对帮扶园屿村,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围绕民生办实事,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焕发了“一路一堂一水、千人游”的渔村新面貌。

路通业兴路通了,也就来了。

过去的园屿村,村道狭窄泥泞,游客进不来,渔货出不去,制约了发展。该局实施道路提升工程,拓宽主干道、修建停车场和休闲广场,并打通了通往灯塔码头和蓝海栈道的旅游通道。

“以前路不好,游客不愿意来,现在旅游大巴能直接开进村,我们的海产品也能更快运出去。”村民王大哥笑着说。道路畅通后,园屿村的生态大黄鱼养殖产业迅速壮大,游客量大幅增加,村民收入显著提高。

图为修建“共富路”。苏传航/摄

食堂长者享,吃饱了,养老变享老。

如何让分散在7个自然村的老人吃上热乎饭?园屿村的长者食堂给出了暖心答案。

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只需3元,就能享用一荤一素一海鲜一汤的营养餐,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享受送餐上门服务,不仅破解了老人“吃饭难”问题,更消除了老人自炊的安全隐患。同时,食堂面向游客开放,提供渔家特色餐和海鲜代加工服务,既解决了运营资金问题,又带动了乡村旅游。

“以前买菜做饭不方便,现在食堂饭菜新鲜又便宜,还送到家门口,我们这走路不方便的好多,都送到家门口真是太好了,子女在外打工也放心了。”70多岁的陈阿婆对长者食堂赞不绝口。

图为驻村书记协助长者食堂提供送餐服务。苏传航/供

清泉暖民心,水来了,生活便利了。

大脚虾自然村是园屿村唯一未通自来水的村落,村民长期依赖山泉水,旱季时甚至要到3公里外挑水,水源无保护、水量不保证、安全无保障。该局迅速行动,联合苍南县自来水公司,建设泵站、铺设管网,汩汩清泉入户,解决村民饮水、用水的难题,让38户村民彻底告别“吃水难”。

“现在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自来水,再也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挑水了,太感谢你们了!”村民李大姐感谢道。

千人游渔旅兴,人来了,收益也就来了。

园屿村凤凰湾双子滩一处坐拥碧海金沙的绝美风光,周边海域盛产大黄鱼、扇贝等优质海产,却因基础设施不足、招商困难而长期闲置。该局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凤凰湾旅游服务驿站”,让这片“沉睡资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为凤凰湾旅游服务驿站航拍图。张旭辉/摄

“驿站建成后,我们通过对外招租运营,为村集体带来不错的效益,还引入民宿、咖啡吧,吸引了不少游客,走的时候还会带走当地特产大黄鱼和扇贝,切实体会到共富路上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园屿村书记阮允用介绍道。

目前,该村已发展持证民宿14家、休闲渔船7艘,形成了“出海捕渔、上岸吃鲜、枕浪听涛”的渔家乐特色旅游主线。从“藏在深闺”到“门庭若市”,凤凰湾的蜕变正是园屿村渔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王东东、张旭辉)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