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上7点,易清开始在店铺内盘点新一轮的送货清单。店铺后的酒窖里,易清的丈夫正忙着将货物装箱。马上,这批货品就要装车送往岳阳各个县市。
在屈子公园边上的这家小店内,这样的场景每个星期都要上演。从注册品牌到布局线上,从标准化生产到融入文旅,90后女店主易清正用现代经营思维,让家族四代相传的酿酒技艺焕发新生,让深巷老酒走出了一条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路径。
百年技艺的华丽转身
朱家酿酒的故事,始于1916年。到第四代易清的公公朱爱保时,17岁接手的他凭精湛技艺,先后发展了一百多名学徒。
这段跨越百年的传承,在易清嫁入朱家后,成了她肩上的责任。“我老公他有固定工作,之前都是下班后抽时间帮公公打理一下店铺。现在公公年纪也越来越大,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了。祖辈守住了技艺,我不能看着百年的老手艺逐渐荒废了。”她说。
消费市场的变化让易清敏锐意识到,仅靠口碑和传统销售,百年技艺难以持续焕发生机。“守着秘方不行,必须与时俱进。”她决定让传统白酒走品牌化之路,“贵湘澜”品牌由此诞生。
为了突破家庭作坊的产能瓶颈,易清与丈夫讨论后,一致决定与四川一家拥有标准化生产线的酒厂深度合作,将家族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
“不是简单代工,而是派驻技术员全程参与,用现代手段把控发酵、蒸馏的关键参数。”易清说。这条生产线让日产能从原来的50公斤提升至500公斤,既保证品质稳定,又能满足批发、代理等渠道的需求。
“酒娘子”正式登场
随着本地市场的不断拓宽,易清逐渐发现,“贵湘澜”系列白酒的需求在本地逐渐饱和,怎么突破经营瓶颈又成了新问题。与此同时,电商对实体零售冲击愈发明显,易清越来越感受到,在扎根本地市场的同时,必须在经营方式上作出改变。但是到底该怎么改,她却犯了愁。
2024年春天,汨罗烟草客户经理彭丽南走访店铺时,提起刷到过她记录汨罗风土人情的抖音视频:“你的视频有生活气,自身形象也好,上镜表达很自然,不如打造一个‘酒娘子’的IP?账号做起来了对你店铺生意和贵湘澜品牌形象都有帮助的。”
这句建议点醒了易清。在彭经理和汨罗烟草新媒体小组的指导下,她重新规划抖音内容,逐步明晰了“酒娘子”的个人IP形象:镜头从日常琐事转向酿酒技艺展示、讲述“百年老酒”的传奇经历、分享白酒知识。易清的丈夫则化身她的专属摄影师,全力支持妻子的新媒体事业。“有条视频拍我翻晒原料,播放量突然破了10万,我们完全没想到。”她说。
线上带来的流量很快转化为了一笔笔订单,于是夫妻俩顺势同步开设起微店,上线“贵湘澜”系列产品。如今,微店月销稳定在50单以上,最远的订单来自新疆。还有不少周边县市的顾客专程到店,说“是看了抖音来的”。
(易清与客户经理共同直播)
与此同时,烟草公司还帮助易清搭建起直播间,定期组织客户经理与易清共同开展直播活动,并将长乐甜酒、汨罗江粽子、汨罗土皮粉、艾草特色香囊等特色农产品搬进直播间,将“贵湘澜”与汨罗土特产推向全国,让传统佳酿乘网销东风飘香更远。
乘文旅东风让“流量”变“留量”
(易清在“汨罗江大舞台”直播间推介产品)
在易清看来,经营的终极目标是让技艺传承下去。2024年下半年起,她开始整理资料,向文旅部门申请将朱氏酿酒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光有秘方不够,得让它成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她翻出祖辈留下的账本、工具,甚至找到几位曾在朱家酒坊学徒的老人,录制口述史。
2025年岳阳举办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期间,汨罗江畔的“汨罗江大舞台”全民歌唱大赛成了流量焦点。易清主动联系组委会,成为赛事赞助商。舞台周边的“贵湘澜“展示区,不仅陈列着不同年份的酒品,还循环播放家族酿酒史视频。这次赞助让品牌在本地知名度大增。
(易清跟公公朱爱保在酒坊查看糟醅发酵情况)
易清自己也从公公手里接过技艺接力棒。每天打烊后,易清都会跟着朱爱保学习酿酒:“公公说,看发酵程度要看菌丝颜色,闻酒香要分前中后调,这些得靠手摸、鼻闻,练上几年才能出师。”如今,她已能独立完成从制曲到蒸馏的全流程。
“祖辈守住了技艺的‘根’,我们要做的是给它插上‘翅膀’。”她和丈夫计划明年在店铺里增加一个酿造展区,让顾客能亲手参与酿酒,“让更多人知道,汨罗江的涛声里,不仅有屈原的诗,还有百年不散的酒香。”
汨罗江的江水还在奔流,“贵湘澜”的故事仍在续写。这位90后老板娘用现代经营智慧,让百年技艺在市场浪潮中站稳脚跟,也让一段家族传承,成为了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