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店点亮“文旅兴村”的共富路

2025-08-27 11:32:4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六月的皖北宿州,骄阳似火。符离观光大道旁,一场特别的“田间直播”正火热进行:“家人们看这桃子!皮薄透亮,果肉香甜,一口爆汁!”镜头里,鲜桃红润诱人;镜头外,十里桃廊花海如云。短短半

六月的皖北宿州,骄阳似火。符离观光大道旁,一场特别的“田间直播”正火热进行:“家人们看这桃子!皮薄透亮,果肉香甜,一口爆汁!”镜头里,鲜桃红润诱人;镜头外,十里桃廊花海如云。短短半小时,“叮咚”订单声不断,符离镇老桃农王伯家的600多斤鲜桃通过云端飞向全国各地——这是安徽宿州烟草直属分局(埇桥营销部)在农网终端发起“夏日农情·焕新行动”的生动一幕。

图为宿州烟草助农服务队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现场

在宿州埇桥的乡野村落,一场由小小农网终端引领的蝶变,正从一家店、一个村的探索,裂变为一片区、一条链的振兴实践。从单一杂货铺升级为文旅融合的“乡情驿站”,从陈旧杂货铺变身为明码标价的“便民中心”,这些扎根泥土的“振兴细胞”,正解码着乡村发展的“共富基因”。

“以前守着景区这个金饭碗却赚不到钱,现在好了,游客来我这歇脚买特产,还能按图索骥去垂钓、登山,生意翻了番!”藏身大五柳风景区旁的民宿店主高强,指着墙上那张“文旅路线图”喜笑颜开。这张由宿州烟草助农服务队量身定制的“2小时深度体验图”,巧妙串联地方清水湾、西山花海、沈圩民俗馆等景点,形成“上午稻田摄影、中午农家尝鲜、下午山泉垂钓”的黄金动线。线路激活后,客流激增40%,周边村民的蔬菜、土鸡蛋纷纷汇聚于此,仅代销农产品一项,每月就为高强增收3000多元。“这哪是路线图,简直是致富图!”高强感慨道。

图为宿州烟草助农服务队向游客介绍周边环线文旅图

文旅融合的春风,也吹到了夹沟镇头寺村。“这香稻米喝山泉水长大,一家煮饭十家香!”在零售户张老板的小店里,宿州烟草精心打造的“埇悦发言”栏目主播小林正对着镜头热情推介。一场直播,香稻米订单量猛涨30%,小店顺势升级为“香稻米品鉴站”——游客现场尝鲜,扫码即可快递到家。从“默默无闻”到“网红特产”,香稻米的身价涨了,张老板的腰包鼓了,村民的种植劲头更足了!

图为宿州烟草“埇悦发言”主播帮助零售户直播售卖夹沟香稻米

符离的桃、夹沟的米、五柳的景……一条条观光大道化身“共富纽带”,串联起散落的农网终端。在服务队“一店一策”精准赋能下,已有16家终端成功转型文旅节点,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周边土特产销售同比增长40%,真正将“山水颜值”转化为惠及千家的“发展产值”。

一点一滴,方寸之间承载“大民生”

“以前总觉得‘货卖大堆’就行,哪管它整齐不整齐!”夹沟镇主路旁的吴老板,曾饱受“灰头土脸”的困扰——橱窗蒙尘、货品杂乱、标签模糊。直到“徽映”志愿服务队上门“焕新”:擦亮橱窗、重整货架、按色系科学陈列、换上亮眼新标价签,还把本地香稻米摆在醒目位置“唱主角”。改造后,店铺颜值飙升,顾客驻足率提高50%,连带销售让香稻米月均多卖近千元。更关键的是,吴老板店铺的“蝶变样本”被制成案例手册,在镇里32家同类终端推广复制。“铺子亮堂了,钱袋子才能鼓!”吴老板看着焕然一新的店铺笑道,“这‘面子工程’,做得值!”

图为宿州烟草 “徽映”志愿服务队开展上门“焕新”活动

更实在的帮扶,藏在资金活水里。“30万低息贷款到账那天,我连夜订了20箱特产礼盒!”沈圩村的老周记忆犹新。服务队不仅带来银行工作人员,还把复杂的“利率表”变成通俗的“明白纸”,全程帮办手续。今年以来,这样的“金融助跑”已为3个乡镇的87家乡村小店注入资金382万元,新增货架、冷柜等设备让小店的“造血”能力更强。有了“硬件”支撑,这些小店平均日营业额提升28%,其中15家成功拓展了快递收发、社区团购等新业务,服务半径扩大至周边4公里村落。“以前怕贷款像走迷宫,现在有人领路,省心又暖心!”老周的话道出众多店主心声。

一言一行,乡情驿站传递“邻里暖”

走进夹沟镇的“夹香园”终端,细节处尽显温情:门口“免费热水”牌醒目,货架旁开辟“快递代收区”,墙角的便民箱里,创可贴、充电宝、景点地图一应俱全。“游客问路,我能指到具体岔口;乡亲寄件,放我这儿放心!”店主李大姐说。李姐的“暖心驿站”并非孤例。在服务队倡导下,“基础服务6件套”(热水、充电、问询、休憩、急救、代收)已在全市126个乡村终端落地。这些“微服务”汇聚成“大温暖”:小店月均代收快递超600件,提供便民服务超300人次,让农网终端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会客厅”,客流量平均提升25%。

图为宿州烟草旅游终端李大姐为消费者提供便民服务

服务的温度还在乡间蔓延。在服务队策划下,零售户们主动联动农家乐、采摘园,推出“主题假日”“‘醉’美烟花”“粽情端午”等活动。五柳村的刘婶感触最深:“以前青菜卖不完愁白头,现在高老板的民宿天天来收,每个月够给孙子买奶粉了!”这种“小店牵线、农户直供”的模式,已帮助周边112户农户稳定销售农产品,户均月增收超800元。

夏风拂过金黄稻田,也掠过焕然一新的农网终端。在这里,一家小店的升级,激活了一条文旅线路;一次直播的爆单,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旺;一笔及时的贷款,盘活了一片区域的商贸;一项暖心的服务,温暖了万千乡亲的心田。这场始于终端“微更新”的共富接力,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让皖北沃野的每一个角落,都蓬勃生长出幸福的新芽。(作者:张鹏鹏、刘春兰、王晨、葛雨晴)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