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视角解码红色热土: 海大学子探寻沂南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8-27 10:36:3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近日,一支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三下乡团队深入沂蒙革命老区,将调研的目光聚焦于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他们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敬意与探索乡村振兴密码的热情,在此展开了关于“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路径&rdqu

近日,一支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三下乡团队深入沂蒙革命老区,将调研的目光聚焦于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他们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敬意与探索乡村振兴密码的热情,在此展开了关于“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的深度调研,以青春智慧助力革命老区发展。

图一

走进热土:为何选择沂南?

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保存完好的古朴村落风貌——低矮的茅草屋、厚重的石头房,不仅成为《沂蒙》《永不磨灭的番号》《铁道飞虎》等影视作品的天然取景地,更被成功打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这里,是观察“景区带村”发展模式的生动样本,也是海大学子探寻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融合之道的理想课堂。

图二

解码路径:红色文旅的“沂南实践

通过实地走访与深度访谈,海大学子们深刻了解了影视基地蓬勃发展的核心动能及其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多元路径:

1《重走支前路》等项目——沉浸式体验引爆红色文旅

这里深植红色基因。依托常山庄深厚的革命历史底蕴,为项目提供了真实感与精神内核。

这里创新体验模式。沉浸式剧情、专业服化道、震撼的战斗场景,让游客从“旁观者”变“参与者”,真正实现身临其境。

这里以传播力量作为放大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精准推广,放大了项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一区四员”——红色热土长出富民产业

影视基地探索出极具特色的富民模式。从景区务工当职员:为村民提供景区服务、演艺等稳定就业岗位,到穿上戏服当演员:培训村民参与影视拍摄,变身“群众演员”;从售卖产品当店员:支持村民在旅游商品街经营红色文创、农副产品,到土地入股当社员:村民流转土地入股,共享景区发展红利……

通过实地了解考察,以及对当地文旅局局长以及村民的采访,海大学子们深刻感受到基地这一模式对当地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有效盘活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梦想在这里有了生动的诠释和注脚。

图三

3“红色内核”——辐射带动综合效益凸显

在沂南红色的热土上,产业融合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打造艺术院校写生基地,通过文化长廊等载体讲述沂蒙英雄故事,将红色文化凝聚成精神磁石,传承红色基因。当地依托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文旅,拉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业发展,带动特色农副产品(如采摘园)销售,推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走上致富道路。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文旅,沂南县构建起集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把论文写在沂蒙大地上

此次调研不仅是海大学子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的宝贵实践,更是青春智慧服务地方发展的有益尝试。他们带回的观察、思考与建议,将为沂南县乃至更广范围内探索红色文旅驱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有价值的青年视角与学术参考。红色热土的故事仍在续写,青春的力量将持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海洋大学沂蒙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团 )

图四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