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开启海岛变电站智能巡视新模式,通过"智能巡视系统+无人机+机器狗"三位一体技术革新,实现220千伏蓬莱变电站设备巡检效率提升70%以上,标志着舟山海岛电网运维进入数字化转型新阶段。
作为舟山群岛重要枢纽变电站,蓬莱变电站承担着岱山本岛及周边四岛的电力供应。该站自2010年投运以来,传统人工巡检模式面临海岛交通不便、巡检频次受限等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国网舟山供电公司组建专项攻关团队,打造海岛变电站智能巡检体系。
智能巡视系统是此次升级的核心载体。该系统在站内部署195台智能摄像头,构建起覆盖全站1478个关键点位的数字孪生网络。系统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可精准识别设备外观异常、表计读数偏差等12类缺陷,结合AI算法实现缺陷自动诊断。经实际应用验证,系统缺陷识别准确率达98.6%,较人工巡检效率提升3.5倍。运检人员表示,系统上线后,人工例行巡检频次从每周1次延长至2周1次。
在深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该公司将SF6气体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于海岛变电站,通过部署107个智能表计构建压力值实时监测网络,实现漏气隐患提前72小时预警;采用四足机器人搭载红外热成像模块,开发出"可见光+红外"双模巡检模式,机器人自主导航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可精准定位设备发热点;建立海岛变电站无人机巡检标准,通过预设航线实现20分钟完成20个开关柜的全方位检测,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40%。
"这套系统就像给变电站装上了'智慧大脑'",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负责人介绍。智能巡检体系投运后,站内设备状态实时监测实现全覆盖,表计抄录工作全面实现自动化,运检人员可将更多精力转向设备深度维护和应急响应。据统计,新模式实施以来,已累计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9处。
以传统人工巡检模式为例,单次全站巡检需耗时4小时,且受天气影响较大,而智能系统上线后,单次巡检仅需15分钟,且不受恶劣天气限制。"采用该模式后,全年预计节约蓬莱变各类人力巡视168人次、时间200小时。"该公司变电运检中心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将积极探索智能AI技术在设备故障预警、应急抢修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并逐步推广至各海岛变电站,构建更加高效、安全的运维体系。(朱显亮、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