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康:烟田技能大比武,赛出增收好成绩

2025-08-22 15:58:0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八月的保康,骄阳似火,阳光炙烤着大地。在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简槽村的烟叶生产示范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比武”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烟叶条线的工作人员,头顶烈日,脚踩泥

八月的保康,骄阳似火,阳光炙烤着大地。在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简槽村的烟叶生产示范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比武”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烟叶条线的工作人员,头顶烈日,脚踩泥土,在烟田来回穿梭,以其专业的眼光审视着每一块烟田的长势,在田园边掀起一场关乎烟农增收的深度交流与实践探索。

田间为课堂,以比促学,凝聚提质增效共识

烟田深处,脚步声与专注的讨论声交织。各烟站负责人细致审视着烟株高度、叶片数量、田间通风透光状况,手中的记录本不断标注着关键信息。没有浮夸的展示,唯有对生产细节的关注,而这正是解锁烟农增收密码的关键所在。

在北水河村示范片,围绕“环剥时机”的讨论格外热烈。技术员黄先德指着烟株解释:“我们这边海拔偏高,气温偏低,适当提前环剥,能让烟叶成熟更快一些,能加快烟叶采收烘烤进度。”而在相邻的简槽烟区,精准的“按株定量、按需施肥”水肥管理模式成为焦点,其既能减少资源浪费,又能显著提升烟叶油份和品质。“如何让成熟度更均匀?”“哪种方法更能有效减少病害?”“何种管理能提升烟叶油份与香气?”这些直指“提质增收”要害的议题,通过现场在田埂上面对面交流,让“因地制宜”的智慧火花在交流碰撞中迸发,逐渐成为可推广、可复制的宝贵共识。 

(图为技术员正在向观摩人员展示环剥技术)

标准为引领,以学促知,加强管理筑牢增收根基

统一技术标准是确保烟叶品质稳定的核心,更是实现烟农增收的重要保障。此前,不同烟区技术人员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管理标准,导致部分烟田烟叶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影响烟农经济收入。通过观摩评比,就是将分散的实践经验提炼为统一标准,让技术人员清晰掌握 “指导烟农种好烟叶” 的具体指标,以便在日常管理中精准发力。

(图为观摩评比小组查看烟叶田间管理情景)

评比现场,参会人员对照“中棵烟+高油分”生产技术要求,对每块烟田进行客观评估:烟株行距是否合理、叶片开片是否充分、田间卫生是否达标、病害防控是否到位…… 这些评估结果不仅是对过往工作的总结,更成为未来管理的 “操作指南”。当高标准的技术理念深入每位技术人员的工作细节,落实到每一块烟田的日常管理中,烟叶品质的稳定性就能得到有效保障,烟农的增收之路也便有了坚实根基。

机制为引擎,闭环运行,激活持续增收动能

在年初工作规划上,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重点突出 “万担乡、千亩村和集中连片”的发展思路,通过这种区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便于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的集中开展。确保生产形象在示范片上展示,关键技术在示范片上落实,烟叶质量在示范片上提升。

(图为保康县烟叶生产连片示范效果)

这场交叉观摩与考核评比,正是检验年初工作会议落实成色的关键一役。它被定位为推动烟叶持续进步的长效引擎,必须构建起“观摩评比—深度总结—精准改进—全面提升”的闭环运行机制。

评比结束后,各烟站迅速行动,结合现场交流成果与评估意见,针对自身短板制定改进措施,这种闭环机制,让技术交流的效果不断放大,避免了活动流于形式。随着机制的不断健全,每一次评比都成为一次技术更新,每一次交流都转化为实际的管理优化,持续为烟农增收注入动力。(金鹏)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