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做好新形势下“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工作,采油八厂第一作业区党委多措并举强化教育监督,通过抓规范、抓学习、抓实效,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对“八小时以外”活动中全区干部员工发现的问题,做到“早预防、早提醒、早纠正”,及时消除盲区和死角,进一步强化队伍的作风建设,不断拓展监督空间。
明确行为规范,增强纪律意识。该区党委结合《党员干部“八小时外”100条纪律红线》,对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以外”的行为规范进行了全面梳理。详细列举出哪些行为不能做、哪些场合要规避、哪些细节最容易失守。如严禁涉黄、赌、毒活动,严禁酒后驾驶等行为。通过这样的制度约束,为党员干部“社交圈”“生活圈”“休闲圈”的干净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帮助他们拧紧“纪律弦”,时刻警醒不越雷池、不碰红线,进一步筑牢廉洁自律的坚固防线。
丰富学习形式,提高教育成效。该区党委定期开展主题警示教育活动,充分依托即时通党建群、“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多元载体,对各班组党员干部实施全覆盖、无死角的宣传教育,提醒大家要做到守规矩、知敬畏、明底线。通过鲜活案例剖析、典型事迹宣讲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纪律要求,真正把“写在纸上的教训”转化为“刻在心里的敬畏”,这种常态化教育模式,不仅能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警钟长鸣、在行动上常加约束,更能从源头上预防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最终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为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和健康成长筑牢思想根基。
完善监督措施,提升管理质效。该区结合干部员工“八小时以外”的实际情况,整理出全区分类台账,围绕全员画像、包保责任落实、重点人群管理等方面实施教育监督。针对倒班、长期离岗、特殊身体状况,以及有不良嗜好、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隐患等重点群体,以全员画像为基础抓准其性格特征,以包保责任为纽带织密监督网络,通过谈心谈话、定期家访、动态跟踪等方式,进行深入摸排、重点纠治,切实将组织的关心关爱与监督管理落到实处。同时,鼓励干部员工主动参与监督体系优化,通过意见征集、座谈交流等形式吸纳合理建议,让监督措施更贴合实际需求,形成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