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水资源处理技术实际应用,塔里木大学胡杨净水行动队于7月4日走进阿拉尔市绿海给水厂,在工作人员曾永成的带领下开展实地考察,系统学习水处理全流程工艺,为“三下乡”实践活动注入专业技术视角。
当日上午,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水厂中央控制室,通过实时监控屏幕直观了解水质监测数据与处理流程节点。据曾永成介绍,绿海给水厂设计日处理水量达20万吨,其中生活供水与工业供水设计规模分别为5万吨/日和15万吨/日,承担着阿拉尔市核心区域的用水保障任务。
[图为实践团队人员与安全员在绿海给水厂学习探讨水处理工艺相关技术 何欣 供图]
在实地走访中,团队重点考察了水处理关键环节:从水源水进入水厂后的格栅过滤、混凝沉淀,到活性炭滤池的滤料铺设结构,再到紫外线消毒与清水池储存系统。针对“混凝剂投加量如何影响沉淀效果”“滤料级配设计对过滤精度的作用”“不同季节消毒参数调整依据”等专业问题,成员们与技术人员展开深度研讨,详细记录了“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输送”的全链条处理工艺细节。
[图为实践团队人员与安全员在绿海给水厂学习探讨水处理工艺相关技术 李轩 供图]
“通过观察滤池反冲洗过程,我才真正理解课本里‘滤料孔隙堵塞与恢复’的实际操作。”团队成员姚昕彤在考察日志中写道。此次实践让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直观感受到水处理技术在保障民生用水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据悉,绿海给水厂作为阿拉尔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水源取自阿克苏河,采用“常规处理+深度净化”工艺,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团队收集的技术资料将为后续水资源保护宣讲提供专业支撑,助力向公众普及科学用水知识。
[图为胡杨净水行动队绿海给水厂团队合照 李轩 供图]
此次水厂考察是胡杨净水行动队“三下乡”活动的重要环节,团队通过“沉浸式”学习,深化了对水资源处理技术的认知,为后续调研污水处理厂、开展社区科普奠定了坚实基础。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持续关注水资源治理议题,用专业学识服务地方发展,彰显新时代青年的实践精神与责任担当。
文/汪明乐 摄/李轩 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