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格落实“勤俭办企业十不准”要求,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中铁置业北京公司将员工食堂作为厉行勤俭节约的前沿阵地,以“三项举措”推动餐饮浪费治理从倡导倡议向制度规范升级,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治理迈进,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营造节约氛围,培育文明用餐习惯。公司通过多维度宣传引导,营造浓厚节约文化氛围。在食堂餐盘回收区设置“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等传统节俭格言宣传栏;在就餐区域摆放“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主题宣传卡。同时,定期开展节约粮食专题宣讲活动,分享节约小故事和实用技巧。特别设立“食堂节约监督管理员”岗位,在取餐环节主动提醒员工适量取餐,“光盘行动”已成为员工自觉行为。
强化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用量管控。一是建立餐饮浪费数据统计和分析机制。在用餐结束后,安排专人对餐厨垃圾进行分类称重和记录,统计每日的食物浪费量,并分析浪费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反餐饮浪费工作。食堂的日均接待约200人次,餐厨垃圾量日均减少近50%,人均剩餐率控制在0.3%以内,“光盘”已成为员工用餐的行动自觉。二是建立精准配餐机制。一方面,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每日用餐人数预估,合理控制食材采购量,确保食材新鲜的同时,避免因采购过多造成的库存积压和浪费。另一方面,在烹饪过程中,厨师们根据实时用餐情况,灵活调整热销菜品,对于一些热门菜品,采取少炒勤炒的方式,保证菜品新鲜度和口感,减少因菜品质量下降而导致的剩菜剩饭。
创新供给模式,满足差异化需求。针对员工差异化饮食需求,食堂创新打造“双轨供餐模型”,即正常餐区推出“四季养生菜谱”,每周更新主菜,提供多类型的杂粮主食,实现“旬旬有新意、月月不重样”;减脂餐区制定了“减脂食谱手册”,精选多种低能量食材,采用低温慢煮、蒸汽锁鲜等烹饪工艺,让对身材有严格要求的员工既能吃饱又无负担。这种分区供餐模式,从源头上减少了因菜品不符合口味或饮食需求而导致的食物浪费现象。
“我们从采购入口的把控,到烹饪链条的调控,再到职工需求的响应,实现了从倡导倡议到常态治理的转型升级。”公司员工食堂负责人表示,食堂将持续完善厉行节约长效机制,让“精打细算”融入食堂运营全链条,让“勤俭节约”刻入员工工的意识深处,营造出全员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用餐氛围,用“小餐桌”培育“大文明”,不断推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在全公司上下蔚然成风。(惠百川、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