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八月,咸丰县曲江镇烟叶烘烤工场热浪蒸腾。密集排列的烤房轰鸣运转,风机声与烟农的谈笑声交织。咸丰烟区一年中最关键的烟叶烘烤季,在伏天热浪中全面铺开。
“火候”里的大学问,技术员守牢“黄金线”
曲江镇烟叶收购站的技术员梁本佑在烤房间穿梭,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后背。他时而凝神注视观察窗内烟叶的微妙变化,时而快速记录仪表数据。
“梁大师,快帮我看看这炕烟,是不是要升温了!”烟农樊锐一把拉住他。梁师傅贴近观察窗仔细审视后,神情放松下来:“别急,现在是变黄期向定色期过渡,还没到升温的时候”他指着烤房内壁上凝结的水珠和叶片恰到好处的卷曲,“湿度正好,叶片颜色转得漂亮,这‘黄烟筋、青叶飘’的状态说明里面稳着,接下来12小时定色期是关键。”
樊锐长舒一口气:“这烤烟还真是个细活啊!过去全凭感觉,稍不留神,一炕金叶子就成黑炭。现在有技术指导,心里踏实多了!” 他眼中满是感激。
“精分细捆”提质效,增收看得见
与烘烤工场一墙之隔的分级工棚内,烟农们围坐在烟叶堆旁巧手翻飞。他们依据国标,快速将烟叶按部位、颜色、成熟度精准归类。分好的烟叶每二十片打成一捆,每捆的重量不超过2.5公斤。
“李姐,这片叶子颜色够金黄,可叶尖有点泛青,定中桔二(C2F)还是中桔三(C3F)?”年轻烟农彭勇拿着烟叶请教分级员李红英。
李红英接过烟叶,迎着光查看叶脉纹理和色泽,又轻捻叶片厚度:“眼力有进步!虽然叶尖带一丝青,但整体成熟度好,油分足,叶面舒展无病斑。完全可以定C2F。记住,分级不光看颜色,更要看油分、成熟度、身份结构这些!”她拿起另一片烟叶对比讲解,彭勇听得连连点头。
“技术员健哥说了,初分打捆是第一道关口,守住了,后面收购就顺当。”李红英麻利地将定好级的烟叶打捆挂签,对大家说,“把青杂烟、霉烂烟挡在外头,等级纯度上去,公司统一对接大厂家,价钱自然更硬气!这一捆捆金叶子,就是咱腰包鼓起来的底气!”
汗水浇灌“黄金叶”,产业铺就振兴路
曲江核心烟区近千亩烟田采收烘烤正酣。烘烤季昼夜不息,四十余天周期内,烤房将接力完成上千“炕”任务,日均吞吐鲜烟叶逾万公斤。同步推进的精细化初分与规范打捆,确保烟叶从田间到烤房、再到分级工棚全程清晰可溯、品质可控。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组建的“金叶先锋”技术服务队驻扎一线,为烟农提供采收判断、科学烘烤、精准分级、规范打捆的全链条护航。
夕阳熔金,为曲江烟田镀上温暖光辉,座座烤房在霞光中升腾着希望的烟霭。每一座轰鸣的烤房,都升腾着烟农增收的热望;每一双翻飞分拣的手,都在编织品质与价值的保障。咸丰大地上,这忙碌的烘烤与分收图景,正是金色产业蓬勃脉动的强音——它由汗水浇灌,由科技与匠心守护,最终凝结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稳稳托起乡亲们越来越有奔头的日子。(田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