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智库产业集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课题中期成果汇报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该课题于2023年11月启动,计划今年9月结题。
会上系统汇报了课题研究情况,创新性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智库产业集群示范效应结合,通过多维度考察与案例实证探索路径,还分析央地合作现状挑战并提政策建议,已开展系列调研、研讨及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专家学者指出,研究提出的智库产业集群“五链融合”模型(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为民族地区提供创新发展框架。政策链保障发展协调,人才链驱动进步,产业链推动转型,资金链提供支持,创新链引领发展,形成深度融合、高效协同格局,促进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
要发挥智库产业集群效能,需把握理解共同体意识内涵、明确“智库 + 产业”定位、解析构建机制路径三个关键。智库产业“五链融合”催生新动能,是新经济发展关键路径,其发展是“新质生产力”体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影响深刻。
专家肯定课题进展、设计与计划,认为智库产业集群经济学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关键,能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撑。课题研究成果践行“五链”深度融合要求,构建“五链全链转化平台”,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