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顶山烟草紧扣烟草农业现代化发展主线,在烟叶智能烘烤与抗病品种选育领域持续深耕、精准发力,为烟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平顶山方案”,为烟草产业的升级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开展智能烘烤,点燃烟叶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
“种了一辈子烟,从‘老虎大张嘴’的老式土炕房用到最新一代电烤房,烤烟越变越简单,越来越智能了。”种烟三十多年的铁杆烟农平顶山郏县安良镇酸庄村的薛战锋感慨到。
“你别看我平时下地忙,到炕烟时候反而最轻松,只要随时关注手机上的烘烤曲线都可以了,有啥异常状况,手机随时都能收到提醒,一点儿也不耽误干其他活儿。”对于智能烘烤,薛战锋非常认可。
为打破传统烘烤经验依赖模式,着力解决烘烤环节标准工艺执行不统一的问题,提高烘烤的质效与精准度,平顶山烟草于2018年起探索开启“烘烤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于2020年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等联合开展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烟叶烘烤数字化表征及工艺智能匹配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构建起贯穿“智能设备开发-数据图像采集-算法模型构建-烘烤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数字生态。
首创开发的烟叶烘烤物联数图采集装置,实现了烘烤过程温湿度数据的准确采集和远程实时传输,研发的物联网温湿度数据数字化表征方法,如同为烟叶烘烤装上“数字神经中枢”,使河南烟区首次拥有了基于大数据的标准化工艺曲线技术体系。而在国内首创搭建的“智能烘烤科学家”APP系统和“烘烤工场数字孪生平台”的应用落地,不仅实现了一部手机“慧”烤烟,更将物理烤房与虚拟仿真系统深度融合,实现从“经验烘烤”到“精准控制”的产业革命。
(平顶山市现代烟草科技园内智能烘烤待出炕的烟 何晓冰摄)
目前,全市目前拥有电烤房数量7087座,烟叶烘烤数字孪生系统覆盖烤房2000多座,服务面积3万余亩,烟叶烘烤数字孪生系统和智慧烘烤科学家APP终端还在持续研发当中,数字融合水平正在进一步提升。
选育烤烟抗病品种,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豫浓香201我已经连续种三年了,可楞中这个品种,好种好烤还抗病,明年打算把我的百十亩烟全部种成这个品种。”平顶山郏县堂街镇孔东村烟农李小兵看着眼前已经开始分层落黄的豫浓香201,脸上掩饰不住的认可。
李小兵口中的新品种,正是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抗根茎类病害优质烤烟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产出成果。该项目直击烤烟生产瓶颈,以“豫浓香 201”“Y2002” 两大突破性品种,实现了从“病害防控”到“品种免疫”的底层逻辑变革。其中通过诱变技术培育的“豫浓香 201”,不仅高抗制约产区发展的根茎类病害,更以“生育期短、成熟集中”的特性,为粮烟轮作模式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品种支撑。
(平顶山郏县薛店镇赵寨村豫浓香201烟田 何晓冰摄)
二十余万亩示范种植的实践验证了该品种的产业价值,烟农收获的不仅是根茎类病害损失率下降的直接效益,更是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增收”的观念革新;工业企业对烟叶品质的高度认可,则打通了“品种-原料-品牌”的“任督二脉”。正如平顶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成员副经理秦彦东所言,这一成果既是破解产业难题的“金钥匙”,更是驱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通过品种创新提升产业效益,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激活乡村经济的核心动能。(河南省烟草公司平顶山市公司 何晓冰)
实施双轮驱动 助力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以上两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2024年度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这是近年来平顶山烟草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取得的里程碑成果。两项科技成果的背后,是平顶山烟草瞄定行业发展“烟草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构建“需求导向-联合攻关-转化应用”创新体系的十年磨一剑。从烘烤数字化技术针对烘烤的技术难关,到抗病品种选育解决根茎类病害的生产难题,每一项成果都烙印着“把论文写在烟田大地”的实践品格。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智慧转型正当其时。平顶山烟草将继续在智慧烟草的赛道上勇毅前行,让每一块烟田都成为科技创新的“试验田”、产业升级的“示范田”,着力培育烟叶新质生产力,为烟草农业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