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公里的守望——小候鸟支教团在山野间播撒星光

2025-08-11 09:02:35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2018年开始,一群怀揣赤子心的经管青年,每年暑假都会化作振翅的候鸟,循着星光向南而去。八载春秋流转,风里雨里,小候鸟的翅膀从未停歇扇动。2025年夏日,北方工业大学小候鸟支教团再次集结,带着八年间沉淀的爱与

 2018年开始,一群怀揣赤子心的经管青年,每年暑假都会化作振翅的候鸟,循着星光向南而去。八载春秋流转,风里雨里,小候鸟的翅膀从未停歇扇动。2025年夏日,北方工业大学小候鸟支教团再次集结,带着八年间沉淀的爱与期盼,奔赴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的群山深处,深入探讨关于相遇,关于成长,关于爱的课题。

八年坚守,初心如磐

小候鸟支教团已经连续支教八年,累计服务学生1000余名。小候鸟支教团的队长宋瑶说:“我自始至终的认为支教是一个可持续的公益项目,每个孩子都有看向世界的权利。能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孩子们,我很开心,也很满足。我想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诠释吧。”

为了更好的完成支教任务,实践团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优化课程设计,建立美育教育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授课体系。空间+时间的拓展是今年的一大亮点。空间上,10名成员不忘初心再次启程,前往东坪镇岩坡小学和田庄乡茅园村开展活动,服务青少年150余名,结合专业素养,开拓创新思维,打造符合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时间上,从2024年5月开始,团队成员积极与安化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合作,开展线上教育帮扶,为当地孩子们答疑解惑、输送知识,线上教学300余小时。2025年7月下旬,支教团奔赴线下,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学,给予更直接、更贴心的关怀。团队成员吴京颖表示:“我们在夏天相遇,书写各自生命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幸运又一次和小候鸟一起出发。”

多元课程,丰富暑期

安化县位于大山深处,教育资源薄弱,青少年美育教育相对薄弱。活动期间,支教团开设音乐素养、艺术素养、形体素养等课程,培养孩子们发现美、感悟美的意识。“当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放声歌唱跳舞的时候,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是值得的”,宗奕笑着表示。

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支教团通过加强学科融合,对原有课程进行深化。形体课上,孩子们跳《中国字中国人》,将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主题教育课上,感恩教育与朗诵相结合,以真情实感的文字和富有感染力的诵读,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美术课上,制作以节气歌为主题的黏土作品,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二十四节气,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形体老师董真怡说:“当《中国字中国人》唱到‘横平竖直是脊梁’时,孩子们把小腰板挺得笔直的模样,我懂得这是中国人从小便油然而生的一种民族自豪感。”

“为了让学生们全面提升自身素养,为成长注入新动能,在课程内容上,我们也新增了人工智能、环保教育、模拟法庭及财商素养等课程,更大程度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团队成员袁荣成说。“我是梅山小卫士”环保教育课程结合当下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引导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爱护家乡的山水。“开展环保类课程,不是要培养环保专家,只是希望这些在自然里长大的孩子,能懂得脚下土地的珍贵。”赵佳铭说道。模拟法庭课程通过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帮助孩子们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课后,成员冉鑫嘱咐孩子们:“我盼着这堂课,能帮助你们守住底线,往后岁月,既能护好自己,也绝不伤害他人,带着敬畏,大步迈向未来。”

育梦成光,爱心陪伴

七月的天气变化多端,尽管条件艰苦,成员们仍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从早上集合吃早餐,到课间操、午餐、午休,再到放学,小老师们都时刻陪伴着学生。这里的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有一个小男孩,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在照顾农活的同时还要经营小卖部,志愿者们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忙进行作业辅导。王婷在一次作业辅导后真诚的表示:“这里的孩子们学习基础薄弱,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间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

活动期间,各种突发情况每天都在上演,志愿者们有时充当“法官”调节矛盾,有时变身“保育员”帮助不小心弄脏裤子的小朋友清洁衣服。李宇然身体抱恙仍然在坚持备课,她说:“每当我看见孩子们的笑容,一切辛苦和疲惫就全都消失了。”

一位小朋友在活动结束后给支教团写的一封信中提到:“谢谢你们这些志愿者,我知道大山里的生活不如城里的生活,但是你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小候鸟支教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力量与温暖,在一次次的南飞中不断完善自我,努力为山区儿童成长之路铺就坚实基石。支教团成员齐君荣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支教,如果有机会我想继续出发。”未来,小候鸟支教团也会不忘初心,努力践行“用热忱服务乡村基础教育,用真心传递爱与温暖”的诺言,以脚步丈量远方,为更多大山深处需要帮扶的孩子们送去梦想与希望。(作者:北方工业大学小候鸟支教团 赵佳铭)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