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山县繁华街头的献血车旁,一群志愿者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填写登记表;店门镇九观桥水库的山坡上,大家挥锹挖坑、扶苗培土,新翻的泥土混着草香漫溢开来,刚栽下的樟树苗迎着风轻轻摇晃;特殊教育学校的操场上,欢声笑语伴着晨光洒向每个角落......
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企业的发展脉络,便化作了看得见的行动、摸得着的温暖。近年来,衡阳市衡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以创新思维在社会服务中巧用“加减法”,让“小城大爱”的故事在点滴行动中愈发鲜活。
无偿献血做“加法” 用热血连接生命纽带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这是衡山县局(分公司)的一名初次献血者周瑞杰道出的肺腑之言,也是万千献血者的共同信念。自2017年以来,衡山县局(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无偿献血的号召,连续7年开展无偿献血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向社会传递爱心与温暖,以实际行动为保障临床用血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
(志愿者正在采血)
献血现场,衡山县群英路口的献血车前已排起长队,炎热的天气照得志愿者们满头是汗,但大家献血的热情却依旧不减。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参加鲜血人员井然有序地完成填表、初筛、采血全流程。献血队伍中既有多年如一日坚持献血的“老面孔”,也有初次参与的“新生力量”。衡山县局(分公司)志愿者高凤彩已经连续七年参与无偿献血,他眼角堆着细密的笑纹,按住针眼的手指轻轻颤抖,眼里却亮着比阳光更暖的光:“这血能搭座桥,让生命接着走,我就一直献到走不动那天。”
志愿者们不仅踊跃参与无偿献血,更带动身边人汇入这支队伍。7年来,衡山县局(分公司)累计参与无偿献血人数达34人次,献血总量超10000毫升。每一袋血液都连着两份心跳,这份跨越陌生的温暖,正是生命最动人的接力。
植树造林做“加法” 用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植树活动现场)
“铁锹往下扎三分,树苗才能站得稳——这不仅是栽树,更是给咱家乡种希望哩!”清晨的山岗上,志愿者王文韬边给新人们示范,边用布满老茧的手拍了拍身旁的树苗,话语里满是笃定。衡山县局(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每年的植树节这天组织志愿者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实际行动培育绿色希望,彰显责任与担当。
植树活动现场,铁锹翻动湿润泥土的闷响连成一片,红马甲的身影在坡地间移动。年轻人扛着树苗穿梭,老同志蹲身培土,掌心的泥渍混着汗珠,却没人肯停下歇脚。春风拂过,刚栽下的小树苗轻轻晃动,像无数双伸展的手臂,正揽住泥土里的生机。
如今这片曾是荒坡的土地,已抽出绵延的绿意。多年来,衡山县局(分公司)志愿者们种下的近万株树木,正以年轮记录着生态的蜕变。这不仅是对大地的回馈,更是用双手编织的生态画卷,让每一滴汗水都化作滋养未来的雨露,“绿水青山”的愿景在一锹一铲中慢慢长成现实。
关爱儿童做“减法” 用真情拂去成长阴霾
“这些孩子好久没这么爱笑了,多亏你们常来陪他们。”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仇青青握着志愿者的手,目光扫过活动室里雀跃的身影,声音里带着暖意。这份坚持已走过数个春秋,衡山公司(分公司)定期组织的特殊儿童关爱活动,让爱意与暖流在校园间不断涌动。
志愿者们先为42名特殊儿童分发了精心挑选的书籍、牛奶,随后便到活动室围坐成圈开展互动。有人把自闭症孩子揽在怀里,指着绘本上的小动物轻声讲述;有人逐字逐句教唐氏综合征女孩念故事,遇到生僻字就换成简单的比喻;对听力障碍的孩子,志愿者边读边用手语比划,当讲到小熊交朋友的情节时,几个孩子突然伸出手,轻轻拉住了志愿者的衣角。
多年来的陪伴让孩子们渐渐打开心扉:那个总躲在柜子后的女孩会主动递画,不爱说话的男孩开始用手语说“谢谢”。这份特殊的关爱,不仅是陪他们度过午后时光,更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了信任的种子——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在温柔地注视着他们,让那盏曾蒙尘的心灯,重新亮了起来,照得前路也暖了起来。正如衡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仇青青所言:“你们的到来,让这些‘慢飞天使’拥有了展翅的可能。”
志愿服务不是作秀场,而是传递温暖的连心桥。从流动的红色血脉到新抽的绿芽,从“慢飞”的世界到希望的田野,衡山县局(分公司)正以志愿服务诠释着新时代国企的责任担当。当善意化作点点星火,终将在爱的土壤中孕育出繁花似锦的美好明天。(周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