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之治团队暑期实践记录
2025年7月上旬,广西师范大学“青衿之治”团队先后走访三江县平流村与高友村。在平流村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何崇倾向队员介绍村级服务平台:“全村1678人已实名认证,社保办理、村务公示都能在手机上完成。”团队成员现场操作该系统,体验青年干部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服务效率。“我们实行老中青搭配的工作模式,”何书记指着墙上的“三议两公开”制度展板补充,“重大事项经过党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最后向群众公开结果。”这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基层民主的实践形态。
在高友村,村委会副主任讲述青年培养经验:“我们从本地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中选拔后备干部。”作为曾带动70户脱贫的茶产业带头人,他特别提到:“年轻干部熟悉侗乡情况,提出的茶园管护建议让今年春茶增产15%。”
7月4日,团队来到平流村茶园。在茶农指导下,队员们学习识别“一芽二叶”的采摘标准。“拇指食指捏住嫩茎,轻轻往上提,”侗族阿妈示范时强调,“不能掐断,不然茶叶会发黑。”尽管动作生疏,队员们仍坚持完成两小时劳作。劳动间隙,队员们与茶农围坐交流。“人工采茶每人每天最多40斤,”茶农老吴擦着汗说,“虽然手工茶价格高,但人工成本占了六成。”团队随即结合商学院专业知识,与青年干部讨论降低成本的可行性方案。
团队成员与农户交流
在高友村茶叶观光园,团队尝试新媒体推广。“这是我们海拔800米种植的生态茶,”队员龚德康手持茶青面对手机镜头,“大家看这白毫密度,冲泡后会有清甜花香。”半小时直播吸引1200余人观看,合作社负责人当场接到5笔订单咨询。
“青年干部年初就帮我们开通了电商账号,”茶园管理员指着包装车间的快递箱说,“现在每天能发30单,大学生来直播更能增加可信度。”团队还建议将侗族芦笙、刺绣等元素融入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
团队成员在高友村的茶园中开展直播。
在平流村鼓楼广场,村委助理介绍民俗活动规划:“‘三月三’歌圩吸引周边20多个寨子参加,今年国庆准备办篮球联赛。”团队提议结合青年干部特长组织活动:“可以请返乡大学生设计‘茶文化体验周’,把采茶比赛和抖音挑战赛结合起来。”
团队成员在高友村的合影留念。
离村前,团队在茶山合影留念。四天实践形成3万余字访谈记录,重点记录青年干部在防返贫监测、特色产业培育、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做法。队员们总结:“青年干部用扎根泥土的行动告诉我们,乡村振兴既要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也要守护好侗寨的文化根脉。”团队计划将调研转化为三项成果:
青年干部成长案例集
三江茶产业升级建议书
乡村数字化治理操作指南
广西师范大学 黄威菁 王颐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