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活动,点燃这里

2025-08-01 09:40:34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7月24日至31日,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省诸暨市海亮教育园举行。活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诸暨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承办,诸暨市教育体育局、

7月24日至31日,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省诸暨市海亮教育园举行。活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诸暨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承办,诸暨市教育体育局、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协办,吸引了全国约2600名中小学生及众多专家教师参与,线上关注达800万人次。

今年是教育数字化工作的新纪元,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5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数字技术给教育带来新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加速融入中小学生素养提升实践。

“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前身为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自2000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主题围绕“实践、探索、创新”,将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融入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创作,见证了技术的不断迭代与青少年们的能力提升。

本届活动涵盖数字艺术类、计算思维类、科创实践类等板块,包含创意智造、智能机器人、3D创意设计等项目,全面启动现场创作模式,展现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另外,央馆-乐高教育科创活动围绕“深海潜思”主题,在项目中培养创新思维。

此次活动中,三大类项目共有1329支学生队伍(1897名学生)参与,FLL项目有143支队伍(704名学生)参加现场活动。“科技之夜”围绕具身智能等多个主题展开,演讲内容获热烈反响。

7月31日,总结大会随《科创西路乱弹》节目开启,众多嘉宾出席。诸暨市副市长童云英欢迎来宾并致谢,介绍了诸暨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上的投入与规划;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朱鸿飞表示浙江将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二级巡视员张权希望学生以科学精神探索,教师要做好数字教育“领航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指出教育进入智能时代,期待各方携手推动数字教育发展。

 

为期一周的活动圆满收官,其包容性与引领性将持续助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