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普法讲座现场)
为深入贯彻“八五”普法规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切实提升基层群众法治素养,近期,岳阳县专卖局(分公司)聚焦“维护合法权益 诚信守法经营”主题,创新推出“三核驱动”模式,以精准化、场景化、实效化的普法举措,推动普法宣传“送法下乡”活动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法治力量。
讲座变课堂,以案释法筑牢法治根基
“原来借钱给别人,借条上少写一句话都可能吃大亏!”7月8日,在岳阳县卷烟零售客户服务中心举办的“典亮生活,与法同行”普法讲座现场,零售客户李老板听完案例分析后深有感触地说。当天,县局(分公司)营销部门与法规部门联合发力,精心组织全县64名零售客户代表参与这场“定制化”普法活动。 活动打破传统普法“念条文、讲概念”的单向输出模式,采用“案例剖析+法律解读+互动问答”的立体教学方式。
(图为发放合同范本)
讲座设置“你问我答”环节,零售客户们围绕“客户赊账如何留证”“供货方违约怎么索赔”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法规人员现场逐一解答,累计回应疑问23条,帮助零售客户厘清经营中的法律边界。参与客户纷纷表示,这样的讲座“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不仅学到了实用法律知识,更增强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柜台变讲台,靶向普法护航经营发展
(图为屋场普法会)
“张老板,您这份门面租赁合同里,关于转租的条款不够明确,一旦出现纠纷可能要承担额外责任,我帮您标注修改建议。”在城关镇卷烟零售一条街,“金叶普法小队”队员手持合同范本,为店主张某细致讲解合同风险点。 针对城区及乡镇零售店铺集中、经营纠纷多发的特点,县局抽调法规、专卖、营销骨干组建“金叶普法小队”,深入开展“契约精神培育行动”。队员们以卷烟零售店为阵地,将普法现场搬到经营柜台前,重点聚焦门面租赁、店铺转让、商品供销等高频纠纷领域,为零售客户提供“一对一”法律指导。在走访城关23家卷烟零售店过程中,队员们发现部分店主存在合同条款不规范、权利义务不清晰等问题,现场指导修订租金支付方式、违约责任划分等合同条款17处,有效规避潜在法律风险,切实帮助商户筑牢依法经营“防护网”。
田埂变课堂,屋场答疑浸润群众心田
“老人家,您的养老钱、宅基地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要是有人想占您的便宜,一定要第一时间找村里或司法所求助。”7月15日,在毛田镇八斗村居民李大爷的屋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法典进屋场”活动正在进行。县局工作人员与村镇干部一道,围坐在村民中间,用方言土语讲解法律知识,让法治声音传遍田间地头。
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权益保障需求突出的实际情况,此次活动精准聚焦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系统讲解《民法典》中关于赡养义务、遗产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结合当地发生的“子女侵占老人宅基地”“养老诈骗”等典型案例,工作人员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详细解读老年人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房产、存款、土地等合法财产,并现场发放《老年人权益保障手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以前总担心自己的地被占了说不清,现在知道有法律撑腰,心里踏实多了!”李大爷拿着手册,认真记下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活动当天,累计接待群众咨询56人次,提出法律建议32条,不仅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意识,更让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下一步,岳阳县烟草专卖局将持续聚焦群众法治需求,以“法律六进”为抓手,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拓展普法范围,将法治宣传与乡村治理、经营服务、民生保障深度融合,通过开展“法治带头人”培育、“以案释法”巡讲等活动,让法律知识走进更多田间地头、店铺柜台、农家院落,为建设法治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贡献烟草力量。
岳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刘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