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新时代青年深刻领悟红色文化内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东财经大学“凤起清阳”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百千万工程”的号召,选择清远市连州丰阳镇夏东村、大富头村以及梁家水作为实践基地,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在大富头村合照
丰阳古镇,千年文脉;底蕴深厚,始于南唐;其人文景观尤为璀璨,自然风光亦秀美如画。团队聚焦大富头茶亭村、夏东村民宿及梁家水村红色基地,着力探索产业链升级与文旅融合新路径,以期通过文旅开发与基础设施完善,赋能当地经济发展。
7月9日,实践团来到夏东村——翠竹环抱,清溪潺潺,高山密林织就天然氧吧,特色石头画栩栩如生。团队以特色民宿为起点,亲身体验当地村民渡河方式,深入生态林区并考察独具特色的石头画。测绘组成员携带专业设备,对村内3处天然水池进行了精确测量与数据采集,为后续水池及周边空地的科学规划筑牢数据根基。
此外,团队还随机采访了当地村民。谈及夏东村,村民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自豪感。然而,也有不少村民表示,受限于宣传不足,夏东村秀美的山水风光“养在深闺人未识”,导致旅游业发展长期停滞。
图为成员体验村民过河场景
图为成员采访村民场景
面对夏东村“有好风景缺好客源”的发展瓶颈,团队在调研结束后迅速组织研讨,为夏东村量身定制旅游业发展方案:线上启动 “云端推广计划”,拍摄古村风光宣传片与趣味短视频,计划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精准投放;线下依托测绘数据设计 “丰阳镇自驾游环线”,将夏东村设为核心节点,制作含景点概况的线路配图;同步建议村委会开展 “民宿服务 + 导游讲解” 兼职培训,首批计划培训 15 名村民,既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又为村民增加收入渠道。
7月10日至11日,实践团抵达大富头村。该村邻近粤北山区河流,灌溉水源充沛优质,为马蹄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实践团首站拜访村书记,在其带领下近距离观摩马蹄种植:分苗轻捻、插种稳落、护苗巧覆,村民们娴熟的动作尽显农事智慧。村民介绍,马蹄种植需选避风向阳地,株距 3-5 厘米为宜,方能保障生长空间。采访中,村民既为马蹄这一特产骄傲,又有 “近年客户渐少,多靠熟人购买”的担忧。
图为茶亭村入口
图为成员观看村民种植马蹄过程
团队随即与村委会座谈,了解并梳理亩产量、销售数据等,梳理出 “宣传弱、品牌缺、渠道窄” 三大痛点。结合指导老师建议,提出 “三链融合” 方案:产业链延伸—— 推动建设马蹄深加工工坊,开发马蹄糕、马蹄爽等即食产品;品牌链打造—— 设计 “富头马蹄” 吉祥物及礼盒包装,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供应链拓展—— 策划参加招商推介会、博览会与品鉴会,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农产品品鉴会,拍摄 “从田间到舌尖” 溯源宣传片,搭建电商销售平台。
途中实践团随机采访几位村民,他们热情讲述村庄变迁:昔日羊肠小道变身为整齐的混凝土大道,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建房屋坚固美观,生活质量与幸福度显著提升。红色革命展览馆的建成,更吸引众多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既带动旅游又传播红色文化。
图为成员与受访村民合影
下午,实践团参观红色展览馆后发现,虽红色资源丰富,但梁家水村红色文旅项目推进稍显滞后。针对现状,实践团主动承接政府打造重点,大力宣传廉政教育基地并制定 “红色研学升级计划”:协助村委会设计 “重走革命路” 沉浸式体验课程,包含红色知识竞赛等环节;拍摄《梁家水红色记忆》系列短视频,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连载,目前已完成 3 条素材拍摄;联合镇政府收集周边学校研学需求,计划推出 “1 日研学套餐”,涵盖展览馆参观、农耕体验等内容,预计每年可吸引 2000 余名学生参与。
一周行程,三地故事。暂别乡野,非为终章——待到来年风暖,或可再赴田畴,看今朝埋下的红色期许,已长成满陇芳华,映得山河万里红!(“凤起清阳”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