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客韵传承 实践绘就振兴新篇——广州理工学院“客韵悠扬·踏歌筑梦”社会实践队活化客家文化纪实

2025-07-24 15:34:31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客家文化是岭南大地上的文化瑰宝,它记录着迁徙路上的坚韧足迹,承载着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也饱含着客家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下,青春力量正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重要纽带。2025年7月

客家文化是岭南大地上的文化瑰宝,它记录着迁徙路上的坚韧足迹,承载着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也饱含着客家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下,青春力量正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重要纽带。2025年7月,广州理工学院“客韵悠扬·踏歌筑梦”社会实践队走进河源,以客家文化为核心,通过支教、研学、汇演等实践,让传统文化在与青春的碰撞中焕发活力,为客家文化传承和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社会实践队大合照)

课堂浸润:让客家文化走进孩童心田

团队以客家音乐为情感纽带,将客家童谣精心改编后融入音乐课,让 “落水天,落水天” 的旋律在清脆的童声中缓缓流淌;把猫头狮舞独特的韵律编进舞蹈课,让灵动的舞姿唤醒传统符号的强大生命力;用客家方言生动地讲述本土故事,让语言背后的民俗风情浸润孩子们的心灵。这些课程不仅有效填补了乡村孩子们的美育短板,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当他们能够用方言自信地唱出客家童谣时,文化传承的种子已在他们的心中悄然生长。

(舞蹈课)

(音乐课)

(主持课)

研学探脉:在探索中激活文化创新活力

为了让客家文化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实践队精心设计了三次文化研学活动,搭建起 “红色+文旅+科技+教育+社区” 的五维融合路径。在革命纪念馆里,队员们一同聆听客家儿女的红色故事,深切触摸文化根脉中的家国情怀;在博物馆里,队员们透过围龙屋模型、传统服饰等珍贵文物,追溯 “从中原到岭南” 的漫长迁徙脉络;在文化馆里,与客家童谣传承人面对面深入交流,让青年学子与传统文化进行 “深度对话”。这种 “沉浸式” 研学打破了文化传承的静态模式,印证了客家文化可以通过与青年共鸣、与社区相融而迸发出创造性转化的新鲜活力。

(跟随传承人学习猫头狮舞)

(与客家童谣传承人赖伟军合影)

汇演绽放:以青春舞台续写文化新篇

7月17日的结课汇演上,孩子们用带着稚嫩又坚定的声音唱起客家童谣,用灵动的舞姿展现猫头狮舞的精髓,那些土生土长的文化印记,在舞台上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孩子们脸上满是笑容,这笑里有学会新本领的开心,更有在文化滋养下悄然萌发的民族自豪。当这些被守护的传统文化传到孩子们手中,当祖辈哼唱的曲调有了青春的气息,客家文化便不再只是躺在时光里的 “老物件”,而是成为能融入当下生活的 “新潮流”,以鲜活的姿态在传承中不断生长。

(结课汇演)

(结课汇演大合照)

此次汇演不是终点,而是传承新起点。它深刻表明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让本土文化在代代相传中永葆生机。广州理工学院学子以教育为桥、创新为笔,让乡村儿童成为 “小小传承人”,也为传统文化当代传播探索出可复制模式。未来,更多青春力量汇入,这岭南文化根脉必将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更璀璨的时代光彩。(卢晓雯)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