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柜台边的叮咛”到“校园里的守护”,再到“社区里的‘哨兵’”,桐乡市烟草专卖局的“香溢”志愿者们走到群众身边,将法条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记得住”的贴心普法服务,推动法治宣传常态化、法治服务精准化。
小柜台里的“法律管家”—— 一张许可证背后的守护
“以前觉得有证就能卖烟,哪知道这么多门道!”便利店店主老李对志愿者充满感激。不久前,亲戚欲借其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开店,老李正碍于情面犹豫,志愿者组成的“合规护航小分队”主动上门了。
志愿者指着老李柜台角落被杂物遮挡的许可证,从“亮证经营”切入,结合真实处罚案例,明确告知“租借、转让许可证”后果严重。老李听后当场拒绝亲戚请求,并在志愿者指导下规范悬挂了许可证。如今,志愿者已成为零售户信赖的“法治管家”。他们以老李这样的案例为切入点,举一反三,通过常态化走访、情景化普法,化解许可证管理中的模糊地带和潜在风险,让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有序。
校园里的“护苗人”—— 一节为花季成长定制的特殊课
这堂生动的课,是持续守护的开始。此外,志愿者们手绘图文并茂的原创普法漫画,自制普法动画短片和互动答题H5,内容涵盖烟危害、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安全自护技巧,通过学校平台定期推送,让法治知识常伴身边。通过课堂启蒙、线上巩固、学生参与的立体模式,该局持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法治屏障。
邻里反诈“前哨站”——慧眼辨假捂紧“钱袋子”
“真烟拉线是这样的……假烟的话是……”社区小广场树荫下,志愿者正举着几包烟教居民如何辨别。这场特别的“反诈辨假课堂”,把生硬的知识变成大白话,为居民讲解“看封口、摸拉线”等辨别技巧。现场赵大爷现学现用,当场揪出假烟:“这招摸拉线头真管用!”
近年来,该局志愿者组成的“邻里普法小分队”持续深入社区巷尾院角,通过多样化的线下活动形式,如流动课堂、互动体验,定期把反诈辨假知识送到居民身边,并逐步开拓菜场、活动站等更多生活场景。
图为志愿者进行社区真假烟鉴别
流动的红马甲,正让“慧眼辨真假”成为指尖本领,“钱袋捂得牢”化作饭后闲谈,成为社区防诈新日常。下一步,该局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深耕特色服务,不断拓展服务半径,让法条变温暖,让普法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