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一家小店的“文化突围记”

2025-07-22 11:03:43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七月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人民路旁的梧桐树叶,斑驳地洒在“豫见百货”的玻璃橱窗上。店主甄老板像往常一样早早开门,不过今天他擦拭书架的动作格外轻柔——那里新添了一套

七月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人民路旁的梧桐树叶,斑驳地洒在“豫见百货”的玻璃橱窗上。店主甄老板像往常一样早早开门,不过今天他擦拭书架的动作格外轻柔——那里新添了一套《黄河文化丛书》。这家九十平米的小店,正悄然完成着从传统杂货铺到社区文化驿站的华丽转身。

电商浪潮的生存之思

结束了一天的营业,甄老板坐在收银台后,望着手机里直播带货的热闹场景,手中的记账本久久未翻一页。一家家商超拔地而起,快递车在街头巷尾穿梭不息,这个经营了十多年的传统老店,日均客流量已越来越少,甄老板对店铺的经营状况深感忧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感到迷茫。

“甄老板,你这毛笔字写得真好。”新乡市烟草公司原阳县分公司的客户经理郭冬戈某日进行市场拜访时,被墙上挂着的《兰亭集序》临摹作品吸引。这句无心赞叹,却像一束光穿透甄老板心中的迷雾。通过两人的沟通交流,一个“文化赋能”的店铺转型方案逐渐清晰:何不将甄老板的书法特长与社区需求结合,让杂货店成为文化传播的驿站?

方寸之间的文化革命

改造工程从货架的重构与商品的陈列开始。郭冬戈带着空间优化方案,帮甄老板将原本拥挤的动线改为回字形布局,极大得利用了店内空间,新的分区设计更加合理,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分区牌,即便店里的商品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按区域陈列摆放,就能整洁美观,顾客在挑选商品的时候也能更加便捷。最值得一提的是休闲文化区的打造——撤掉两节杂乱的日用品货架后,取而代之的是古色古香的原木书架和精心布置的品茶区。甄老板亲自去图书城精选了图书,从《黄河志》到《红楼梦》,从《清雅诗词》到《经典作文》,每一本都裹着淡淡的油墨香。

(图为甄老板在店内练习书法)

“这里原来堆着积压的洗衣粉,现在成了社区的'文化客厅'。”甄老板指着西墙介绍,那里挂着他新写的《岳阳楼记》书法作品,常有社区居民到店里与他一起品茗读书。整洁明亮、货物齐全的小店吸引了很多顾客到店购物,独具特色的文化休闲区更是留住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商品销售额和客单价都有明显提升,甄老板也对店铺转型升级后的经营更加有信心。

书香浸润的商业新生

在郭冬戈的指导下,甄老板店内更是新增了文化衍生收入——书法定制、图书借阅会员、文创产品销售等。甄老板的微信群“豫见文化圈”已有很多好友,每天都有讨论书法技巧或好书分享的对话。

某个清晨,周边社区的李先生发现豫见百货店铺门口多了块古铜色牌匾:“黄河岸畔书香驿站”。店内甄老板正在教顾客起收运笔法,阳光透过宣纸在他们脸上投下温柔的光影,偶尔还有进店购物的顾客驻足聆听观摩。不远处,崭新的图书消毒柜闪着蓝光,书架上的电子阅读器正在充电,传统与现代在这方天地和谐共生。

如今,“豫见百货”的店招依然朴素,但推门而入的顾客都会会心一笑,这里不仅能买到柴米油盐,还能邂逅诗和远方。正如甄老板在微信群公告里写的那样:“小店虽小,能容万家烟火;书架不大,可载千年文脉。”在这片被黄河水滋养的土地上,一个普通商户的文化自觉,正演绎着新时代商业文明的动人篇章。(黄梦萍)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