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新闻舆论工作“主战场”已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兴媒体,只有搭建好符合自身实际的融媒体宣传新阵地,才能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近年来,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立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定位,结合发展实际、坚持守正创新,针对宣传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通过明确一条主线、构建一个模式、打造一支队伍、建设一项机制,积极探索新技术赋能宣传工作的有效路径,着力推进融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宣传工作新格局。
抓牢一条主线 确保方向“准确”
该厂精准定位宣传目标,深入把握宣传对象、内容及方式的特点,实现一体策划、统筹兼顾、有的放矢。充分借助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地方媒体外宣优势,发挥外宣平台窗口桥梁作用,让企业的正面声音广泛传播,社会贡献得到普遍认可。加强选题策划,重点展现企业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新成效。积极探索内外媒体协调联动、多元报道的矩阵式宣传模式,持续提升宣传实效。严格审核把关,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有效规避舆情风险点,以高质量内容输出树立企业良好对外形象。
构建一个模式 提升传播“效能”
该厂聚焦“一体策划、一次采编、多种生成、多平台发布”目标,持续做好宣传报道统筹和新闻作品加工,不断创造出高质量的融媒体作品。针对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地方媒体等不同层级、类型的平台,将核心内容转化为适配各平台的宣传作品,实现多平台协同发布,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同时,结合目标平台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灵活运用短视频、直播、微电影、动画等多元化呈现手段,加强与融媒体中心其他媒介平台的整合传播,全面提升企业新媒体的整体影响力。
图为通讯员交流摄影作品创作心得。杨成奥 摄
打造一支队伍 激发内生“动力”
为加速推进融媒体队伍转型,该厂打破部门车间、业务条线的壁垒,着力打造一支“三手一播”复合型人才队伍(“三手”即写手、摄手和剪辑手,“一播”即主播)。通过开展新闻宣传写作技巧、采写编评等一系列讲座、培训和实践,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报道能力;注重发掘具备视频拍摄制作、新媒体运用等技能的实战型人才,逐步建成能写、能摄、能剪、会播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通讯员的工作态度、新闻策划能力、写作能力、摄影编辑能力等多维度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充分激发通讯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
图为工厂新闻写作交流现场。李轲 摄
建设一项机制 保障内容“质量”
树立“内容为王”鲜明导向,该厂通过规范内容编撰要求、建立融媒体作品评价机制,持续提升宣传质效。针对不同发布平台(网站、纸媒、公众号)、不同宣传范围(公司、行业、社会)、不同作品类型(文字、图片、视频),制定相应的内容标准、格式规范及采编流程,提高融媒体内容创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积极推动融媒体作品常态化产出,定期组织开展融媒体宣传策划会,围绕行业政策解读、企业文化传播策略、舆情应对处置等内容开展学习交流,促进融媒体作品质量与数量双提升。
图为工厂融媒体宣传策划会交流现场。夏昕睿 摄
下一步,常德卷烟厂将持续深化“四个一”融媒体宣传阵地建设,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宣传工作的深度融合路径。通过巩固既有成果、优化传播策略、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企业声音更响亮、形象更鲜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软实力动能。(张弋戈 万颖)